新浪湖北 资讯

内镜“巧”取异物,患者化险为夷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食管异物是指在食管内因难以排出而滞留的各类物体,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症。异物尖锐程度不同,危急程度有别,若并发肺部感染、纵隔感染或脓肿等,将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日前,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阳逻院区消化内科就先后接诊了数位食管异物的患者。

今年77岁的黄爹爹身体虚弱,孝顺的女儿给他煨了一罐红枣乌鸡汤补身子,鲜香四溢的鸡汤,让爹爹忍不住连吃了两大碗,进食过程中一不小心将一颗枣核吞下,爹爹随后出现哽咽不适,伴随胸部疼痛感,不想因此让女儿担忧的爹爹,在家强忍了两天后感觉胸痛逐渐加重,难以正常饮食,家人见状急忙送黄爹爹到该院消化内科就诊。门诊完善食管CT检查,结果显示:食管上段管壁明显增厚,胸骨(T2/3水平)见类椭圆形致密影,截面积1.2cmX0.5cm,管壁右缘毛糙,临近脂肪间隙密度增高,考虑食管异物。

消化内科副主任华开罗立即请示科主任金雷,结合病史,考虑患者高龄,以及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存在的相关风险,判断患者不排除穿孔及渗出的可能,应尽快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他立即与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告知病情、手术的风险及难度,家属表示理解并同意手术。

手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进镜后发现,在距离门齿大约24cm处可见1枚枣核嵌顿于食管壁,考虑到枣核质硬且尖锐,强行抓取会加大对食管壁的伤害,经过慎重评估,华主任决定先在内镜下用异物钳钳夹后缓慢送至胃底,再利用异物网兜进行抓取,由于胃底大量粘液和食糜,大大降低了内镜视野可见度,助手梅慧经过反复多次调整操作方向,终于将枣核牢牢固定在异物网兜内,一枚1.2cmX0.5cm大小的枣核经内镜顺利取出。后再次进境仔细观察,发现枣核嵌顿处并发穿孔,华主任凭借多年内镜诊疗经验,将食管穿孔创面用一次性使用钛夹进行了完美闭合。至此,一例惊心动魄的食管异物取出术完美收官,患者也避免了开胸手术及胸腔感染等并发症。

无独有偶,48岁的袁先生与朋友聚餐时不慎误吞鸭锁骨,在朋友的建议下,袁先生大口吞食米饭,试图把卡在喉咙的骨头给咽下去,但事与愿违,不仅骨头没吞下去,疼痛感愈发强烈,袁先生于当晚23:30就诊省三医阳逻院区急诊科,急诊科医生随即请消化内科急会诊。门诊完善食管CT检查,结果显示:食管上段管壁明显增厚,胸骨见类椭圆形致密影,截面积2cmX3cm,考虑食管异物。消化内科值班医生余若兰详细评估病情后,建议行急诊内镜下异物取出。

消化内镜中心急诊班医护火速抵达医院。经过充分的术前谈话,进镜后,医生余智斌发现,一不规则骨头卡在食管上段,异物整体长度约为2cmx3cm,占据并堵塞食管腔,内镜无法通过,且异物内混杂大量骨刺及饭菜残留,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对食管造成二次伤害,情况危急!余医生经过反复慎重评估,决定首先用异物钳小心翼翼地将大骨刺慢慢拉入胃镜透明帽内,尽量避免对食道产生伤害,随后使用异物钳随内镜再次进入食道,小心翼翼的抓固肉团一点点往外拖拽。最终,一块2cmx3cm大小的肉团骨刺混合物被全部取出,袁先生转危为安!

据华主任介绍,异物通常卡在三个地方:第一个狭窄处在食管入口,距门齿约15cm处,这里是食管最狭窄处,约超过60%的食管异物发生在此处,是最容易滞留的位置。第二个狭窄由主动脉弓从其左侧穿过和左支气管从食管前方越过而形成,距门齿约25cm,是异物存留最危险的位置,可能刺破最粗的主动脉,造成大动脉出血,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尤其需要重视。第三个狭窄在食管通过膈肌的裂孔处,距门齿约40cm,异物卡在此处可有上腹部异物感或疼痛感,严重者需行外科手术。

发生食道异物怎么办?华主任指出,塞馒头、吞面包、噎米饭、喝醋等各种偏方……通通不可以!此时,要停止一切吞咽、饮食,连水都不要喝!

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不得拖延,越早就医越安全,因为时间越久越可能进展成严重的并发症。专业医生会通过检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刊载的《成人食管异物急诊处置专家共识(2020版)》指出,近5年累计报道的成人食管异物发生人数超过20000例,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与外科手术相比,通过内镜取出食管异物的创伤小、费用低、医源性并发症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可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华主任提醒,预防食道异物的发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不言,寝不语;避免边看电视边进餐,进食时细嚼慢咽;吃肉、鱼、枣时,先去除骨、刺、枣核,避免异物误咽的发生;喝汤时,注意汤中是否有细骨渣,小鱼刺等。遇到异物卡住时,不要慌张及大哭,保持情绪平稳,不要直接用手扣鱼刺及其他异物。儿童不要把类似纽扣、硬币、小玩具、电池等物品放在口中玩耍,细小物品需妥善放置;少给儿童喂食果冻、红枣、花生等食物。老年人咀嚼功能下降、感觉相对迟钝,进食枣和杏时,应在吃之前就将枣核及杏核剥离。吃鱼及带骨头的肉时应注意要小口,多咀嚼。假牙尤其要小心,防止脱落带入食道。(文:梅慧 林莉)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