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女子检出罕见抗体 精准配血化险为夷
新浪湖北
关注(通讯员:张燕妮)中年女子付女士(化姓)长期贫血,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后,情况并未好转。近日,家人将她送到武汉市汉口医院,该院输血科兼检验科副主任田佩孚和团队经精准鉴定后发现,她是因罕见不规则抗体导致输血困难,经精准配血和多级协作,助付女士转危为安,目前她已顺利康复出院。
贫血女子在当地治疗无效,竟是因罕见抗体致输血困难
付女士家住湖北某县城,长期贫血的她,因贫血在某县级医院接受过输血治疗,但令人意外的是,她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其血红蛋白水平不仅未上升,反而轻微下降,还伴有轻微黄疸表现。为明确原因,付女士被紧急转至武汉市汉口医院血液科进一步诊治。
接到该病例后,输血科兼检验科副主任田佩孚立即启动特殊血型血清学检测流程,率团队为她进行了精准鉴定。抗人球蛋白微柱卡法试验结果显示,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呈阳性。经初步判断,很可能为抗-e抗体,属于Rh血型系统中的一种罕见特异性抗体。
“遇到抗-e抗体阳性患者,意味着常规献血者中约百分之七八十的血液都可能与之不相容。”田主任解释道,“e抗原在亚洲人群中的阳性率极高,但找到e抗原阴性的血液犹如大海捞针。”
医生精准鉴定紧急配血,助患者闯过生死关
情况紧急,患者的血红蛋白已降至危急值。输血科立即与武汉血液中心取得联系,填写疑难交叉配血申请单并送往中心血站进行抗体鉴定,并寻求匹配血液支持。武汉血液中心方面迅速响应,紧急进行抗体鉴定试验,确认为-e抗体。立刻筛查库存血液样本,经过数小时的努力,终于从近千份备选血样中筛选出3个单位e抗原阴性的相容血液。
血液送达武汉市汉口医院后,输血科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和抗人球蛋白微柱卡法进行了双重交叉配血,确保万无一失。在严密监护下,3个单位相合的红细胞被缓缓输入患者体内。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未出现发热、寒战等不良反应。
24小时后复查,患者血红蛋白稳步上升至71克/升,黄疸逐渐消退,自觉乏力症状明显改善。“多亏了你们及时找到相合的血液,我才捡回这条命。”患者感激地说,“从来没想过输血还有这么多学问。”输血科兼检验科副主任田佩孚告诉她,武汉市汉口医院现已将她的病历纳入特殊血型患者档案,并与武汉血液中心建立了该患者专属用血保障通道,为后续可能需要的输血治疗提供保障。
“我们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可能很少出现在患者的视线中,但是我们在幕后也是默默地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输血科兼检验科副主任田佩孚介绍,付女士的案例,充分体现了武汉市汉口医院输血科在稀有血型鉴定和应急配血方面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展现了与血站系统的高效协作机制。
那么,该院输血科日常开展哪些工作?田主任介绍,输血科首先要做常规的血型鉴定以及常规的交叉配血;该科也开展了特殊血型鉴定以及疑难血型的交叉配血试验;针对临床以及患者,该科也开展血液治疗项目,比如血浆置换、制作自体血富血小板血浆等,服务临床工作;同时,该科医生还深入临床,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输血治疗方案。
田佩孚提醒,对于贫血患者而言,如果输血无效,应高度警惕不规则抗体存在的可能性,及时进行抗体筛查,确保输血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