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咬手”2岁女童险截指 医生精细手术化危机
新浪湖北
关注(通讯员:李林牧 张雨 胡玲)“好好的孩子,转眼手指就紫黑一片,血止不住地流,我当时脑子都空白了!” 10月23日,回忆起几天前的惊魂时刻,2岁女童香香(化名)的妈妈林女士仍心有余悸。10月17日上午,一场突如其来的房门夹手事故,让香香的右手示指陷入“离断危机”,武汉市普仁医院小儿骨科团队争分夺秒的精细手术,最终为孩子守住了手指功能,也守住了未来生长发育的希望。
“关门时没注意孩子凑过来,‘咔嗒’一声后就是孩子撕心裂肺的哭,我低头一看,她的右手示指指甲都翘起来了,指腹又紫又肿,血顺着指缝往下滴,擦都擦不完。”林妈妈哽咽着说,她试着用纸巾按压止血,可伤口出血根本止不住,孩子疼得浑身发抖,连碰都不让碰受伤的手指,“一路上我紧紧抱着她,听着她哭,感觉每一秒都在煎熬,就怕孩子的手指保不住。”
接诊的武汉市普仁医院小儿骨科主治医师曾寒第一时间接过孩子,小心翼翼地查看伤情。当看到香香手指的状况时,他的神情瞬间紧绷:“孩子右手示指末节指甲完全翘起,甲下积血呈紫黑色,指腹皮肤挫伤严重,按压时孩子哭闹加剧,末梢感觉已经很微弱,血运明显出现障碍,这是典型的外伤后指尖缺血表现,情况非常紧急!”
曾寒进一步解释,香香手指的“乌紫发黑”并非普通淤青,而是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的危险信号:“指尖部位的血管只有头发丝粗细,一旦遭遇挤压外伤,很容易出现血管痉挛甚至断裂。对孩子来说,缺血时间一旦超过6小时,指尖组织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坏死,到时候即便手术,也可能需要截指;更棘手的是,初步X线片显示,孩子右食指末节甲粗隆已经骨折,而且骨折块远端还碎成了好几小块,相当于‘指尖骨头碎了’,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复位难度,还可能损伤周围的肌腱和神经,现在必须马上手术。”
考虑到孩子年龄小、配合度低,且伤情复杂,医院迅速组建专项手术团队,曾寒医生联合小儿骨科主任彭汉书共同制定手术方案。“手术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彻底清创,避免污物残留引发感染;第二步是小心复位碎裂的骨折块,虽然孩子骨头太小无法用克氏针固定,但必须保证骨折位置对合良好;最关键的是第三步,要精准修复受损的甲床和皮肤,同时保护好细小的血管神经,确保术后指尖能恢复血运和感觉。”彭汉书主任在术前讨论中明确手术重点。
当天下午,手术正式开始。医生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随着最后一次伤口冲洗、彻底止血和无菌敷料包扎完成,手术顺利结束,孩子的手指血运已经恢复,指甲和甲床修复情况良好,骨折位置对合整齐。
术后检查显示,香香右手示指末梢血运正常,原本暗紫色的指尖逐渐恢复红润,孩子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哭闹,偶尔还能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轻轻活动手指。“现在她敢用受伤的手指碰玩具了,虽然还不能用力,但能感觉到她不那么怕了。”林女士欣慰地说。
武汉市普仁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彭汉书提醒,儿童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弱,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格外注意防范潜在风险,关门、关抽屉时务必先确认孩子是否在身边,避免孩子将手伸入门缝、抽屉缝;家中的冰箱门、柜门等要安装防夹手装置,尖锐物品如剪刀、美工刀需收纳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一旦发生手指外伤,在送医前可采取初步急救措施: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四周止血,持续按压5-10分钟,不要频繁挪开查看,以免影响止血效果;若肢体出现肿胀,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毛巾后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降低组织肿胀程度,但要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彭主任强调,若出现伤口出血不止、肢体肿胀发紫、活动受限,或孩子哭闹不止、拒绝触碰受伤部位等情况,一定要立即送往有小儿骨科救治能力的正规医院,切勿自行涂抹药水、药膏,或随意包扎过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