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口医院卒中中心成功为患者实施机械取栓术

新浪湖北
关注(通讯员:江亮 徐长力 侯金凤 陈柳晴 刘芸婷)近日,武汉市汉口医院卒中中心团队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成功为一名突发急性脑动脉栓塞的患者实施 “机械取栓术”。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肢体功能与语言能力得到显著改善。
当天,60岁的王先生(化姓)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左侧肢体无法活动的偏瘫症状,家属察觉情况危急,第一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接到求救信息后,武汉市汉口医院 “脑卒中绿色通道” 立即启动,各环节迅速响应。当救护车抵达医院时,神经内科、急诊科、超声影像科、介入导管室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早已严阵以待,为患者的救治争取每一秒宝贵时间。
抵达医院后,医疗团队迅速对患者展开神经功能评估,并紧急安排头颅 CTA(CT 血管成像)检查。检查结果很快明确,患者为 “右侧颈内动脉末端急性闭塞”,这正是导致其昏迷、偏瘫的根本原因。
医学研究表明,大脑一旦缺血,每分钟就会有 190 万个神经细胞死亡,急性脑卒中救治的 “黄金时间窗” 极其短暂且珍贵。在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详细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及风险后,医疗团队当机立断,决定立即为患者施行 “机械取栓术”,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正式拉开序幕。
在介入导管室内,神经内科高文勇主任带领介入团队,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开始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中,团队通过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进行穿刺,将一根纤细的导管精准送达堵塞的脑血管部位。在高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的实时引导下,导管在血管内实现 “精准导航”,随后,团队使用 “取栓支架”,一次性完整取出了堵塞血管的血栓。术后即时造影显示,原本闭塞的血管瞬间恢复通畅,血流成功回流至缺血的脑组织,手术取得关键胜利。
术后恢复阶段,高文勇主任团队对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治疗与护理,生命的奇迹在 24 小时内便悄然发生 —— 患者神志逐渐转清,原本无法活动的左腿已能抬离床面。经过 10 天的后续治疗与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的恢复情况持续向好,左手可自主抬起,左下肢力量明显增强,最终实现了独立行走,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能力,家属对治疗效果充满感激。
武汉市汉口医院神经内科高文勇主任提醒广大市民,脑卒中(俗称 “中风”)是我国致死、致残率排名第一的疾病,其中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病情尤为凶险,一旦发作,及时识别与快速就医至关重要。
高主任特别分享了 “BE FAST” 卒中识别口诀,帮助市民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判断病情:“B” 代表平衡能力(Balance),若出现走路不稳、平衡困难需警惕;“E” 代表视力(Eyes),视力突然模糊、视物不清可能是卒中信号;“F” 代表面部(Face),观察是否有脸歪、嘴斜的症状;“A” 代表手臂(Arms),尝试抬起双臂,若一侧手臂无力、无法抬起需重视;“S” 代表言语(Speech),说话含糊不清、表达困难也是重要警示;“T” 代表时间(Time),一旦发现上述任何症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高主任进一步解释,一旦出现卒中相关症状,“时间就是大脑”,市民务必第一时间拨打 120 急救电话,选择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急性脑卒中的黄金治疗时间窗通常为 6 小时,部分患者可根据病情酌情延长,在此期间内及时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疗,能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残疾率与死亡率,为患者的后续康复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