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今日在汉召开

新浪湖北
关注9月19日,2025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召开。大会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规划,以人工智能核心要素为创新牵引,汇聚产学研用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家周成虎,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夏军,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李海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纪委书记许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出席本次论坛。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相关单位负责人、业界专家学者、产学研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大模型演进、具身智能、AI for Science及产业发展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论坛由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紫东太初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武智(武汉)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论坛上,紫东太初4.0多模态推理大模型正式发布。武智院院长王金桥介绍,紫东太初4.0具备“边看、边识、边思”的认知能力,在高阶语义理解与推理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技术演进层面完成了从“纯文本思考”、“简单操作带图思考”到“细粒度多模态语义思考”的三重跃迁,迈向通用多模态推理新阶段。

“紫东太初”4.0的发布,也标志着武智院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武智院将继续遵循“立足武汉、辐射中部、服务全国”的发展方针,以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为研究基础,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工智能应用成果和技术专利,全面赋能区域产业升级,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示范高地。

为推动紫东太初4.0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产业价值,论坛同步宣布“紫东太初云”平台正式发布。

武智院副院长张家俊表示,紫东太初云是国内首个多模态大模型原生协同云,也是首个全栈国产化万卡智算云。涵盖算力服务、大模型训推、应用开发、具身智能四大核心板块,面向企业提供从算力支撑、平台服务到应用落地的全链路能力。上线后,该平台将运用全栈AI能力深入赋能企业核心业务,立足湖北优势产业打造一批标杆案例,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大模型能力转化为产业动能,为我国现代感产业体系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论坛上,丹江口市人民政府、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共同成立场景化算力中心,旨在推动场景化算力在区域的落地应用,为地方AI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现场,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还与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同启动“十万卡多模态大模型异构智能训练平台”,为大模型技术加速迭代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现场共有28家企业签约成为“紫东太初”生态合作伙伴。“紫东太初”生态合作体系覆盖算力芯片、具身智能、数据智能、行业应用等领域,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链条支持。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授牌仪式,13家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新增理事单位、40家新增会员单位获得授牌。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牵头组建,自2021年12月成立以来已汇聚200余家优秀企业与单位机构。
论坛现场还设置创新科技展区,集中展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与应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