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八旬脑梗婆婆康复记:两个月从卧床到独立行走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通讯员:张航 黄怡)曾经生活无法自理,连床都下不了的陈婆婆,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经过两个月的康复治疗,居然能自己一步步稳稳地走路了!

今年六月,八十高龄的陈婆婆因急性脑梗被紧急送入医院,病情急剧恶化,陷入神志模糊、四肢瘫软、吞咽艰难的危急境地。更凶险的是,入院后她很快并发重症肺炎,呼吸与营养功能都受到严重挑战,一度不得不依赖胃管与尿管来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疗团队第一时间冲上去跟死神 “抢时间”,用专业医术稳住了婆婆的生命体征 —— 就像给快熄灭的灯先接好了 “生命线”,也为后续康复留了关键窗口。

但保住命只是第一步。婆婆虽然不危急了,可吞咽障碍、没法自己上厕所、手脚动不了的问题还在,就像通往正常生活的路被 “堵” 死了。这时候,我院康复医学科的团队接下了 “接力棒”。

到了病床边,康复医学科团队为婆婆量身定制了康复方案。针对陈婆婆吞咽困难,康复团队先拿冰棉签轻轻刺激她的喉咙,帮她唤醒吞咽反射,再一点点教她怎么坐、怎么小口吃饭才不会呛到,慢慢让营养能顺利 “进” 到身体里;肢体无力更要耐心,一开始是帮助婆婆在床上活动手脚,防止肌肉萎缩,后来慢慢练到扶着床边站,再到牵着她的手教她迈步,还配合了针灸,选了百会、足三里这些能调气血、通经络的穴位,帮她的身体 “活络” 起来。经过一系列的康复治疗,陈婆婆恢复了自理能力,现在已经能独立下床行走了,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有的人以为脑梗后遗症做不做康复治疗没多大区别,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康复医学科张善纲主任介绍,在脑梗塞早期,当患者丧失肢体运动功能和言语功能的时候心理落差非常大,很容易对生活丧失信心,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缓慢的进步,但造成的异常行走模式和错误的习惯是后期不可逆的。早期经过专业医生和治疗师的系统康复治疗,有了正确的引导不仅不会错过患者的最佳治疗期,对患者的心理建设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康复科主任张善纲表示,他们对每个患者都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且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陈婆婆康复治疗比较及时,而且治疗时对医生的依从性较高,所以才能在短短两个月时间有这么明显的效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