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婆婆心慌是房颤惹的祸?专家脉冲消融一招解决!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通讯员:曾笑 胡磊 万维)60岁的孙婆婆(化姓)近年来常心脏乱跳,尤其是激动时更是如此,近日,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赵世明接诊后,经认真查体和细致检查,诊断她的情况,是房颤惹的祸。于是赵主任率心血管内科团队为婆婆开展了新型心脏消融模式——脉冲消融术,帮助婆婆成功恢复窦性心律,顺利解决了心脏乱跳的困扰。

婆婆时常心乱跳,竟是房颤“作祟”

近一年来,市民孙婆婆偶尔出现心慌,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心脏跳动的不适感会格外明显,“总觉得胸口发慌,像有东西在乱撞,连大声笑都不敢。”起初,她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反应,并未放在心上。最近这几个月,婆婆的心慌发作频率明显高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她这才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武汉市汉口医院心血管内科寻求专业帮助。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赵世明接诊了孙婆婆,仔细询问病史并认真检查后,他明确告知孙婆婆,她患上的是阵发性房颤,需要尽快治疗。他进一步解释,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隐匿性强、不易察觉,被称为“隐形杀手”。据统计,房颤会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当房颤发作时,心房的无序跳动会导致左心耳内血流淤滞,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若房颤持续48小时以上,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风险显著升高,形成的血栓如果脱落,可能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脑部,从而导致心源性脑卒中。房颤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微创介入,脉冲消融术解心疾

在赵主任的耐心讲解下,孙婆婆当即办理入院手续。入院后,医护团队为孙婆婆完善了各项术前检查。经综合评估,孙婆婆阵发性房颤病史不长。赵世明主任建议,孙婆婆的情况,可以接受微创的脉冲消融手术。

他解释道,这是一种新型的心脏消融模式,它利用高强度、时间短的脉冲电磁场,让细胞膜上出现不可逆的电穿孔,最终引发细胞凋亡或坏死,同时还保持细胞外基质不受破坏,不仅微创,且更安全、高效和精准。

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赵世明主任带领手术团队为孙婆婆进行了手术,通过脉冲消融系统释放脉冲电场能量,精准破坏心脏内异常电活动区域。手术过程顺利。婆婆在完成房颤消融术后,检查显示其心律已成功转为窦性心律,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安全返回病房,无任何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发生。术后不久,婆婆便顺利出院,“再也不心乱跳了,真是太感谢赵主任和心内科团队的高超技术,帮我解决了一个‘心头大患’。”

房颤危害大,老年群体需警惕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赵世明介绍,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目前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增多,也会诱发房颤。房颤也易发生于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群,有长期饮酒习惯或者平时疏于运动的人群等。

传统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等。传统射频消融通过热能损毁异常电信号,但存在损伤周围组织、手术时间长等问题;冷冻消融则可能出现膈神经麻痹等风险。

脉冲消融是一种新型心脏消融模式,与传统消融技术相比,脉冲消融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手术效率。该技术具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精准性和安全性高,脉冲能量具有心肌高度选择性,在精准消融病灶的同时,不会损伤周边组织,能有效避免因热消融可能引发的心房食道瘘、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二是手术效率高,该技术能显著提升逐点消融效率,尤其在复杂房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可缩短整体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不适;三是恢复周期短,由于手术属于微创操作,对患者身体损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多数患者术后短期内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能快速回归正常生活。有需要的市民,可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经医生评估后,遵医嘱接受手术。

赵世明主任提醒,当市民出现心悸、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时,要警惕房颤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一旦确诊,需要尽早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以预防心源性脑梗死。老年群体是房颤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其他疾病者,可以适当每年定期体检,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家人也应多关注老年人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