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武汉疾控发布最新提示

佛山顺德区日前通报了一起疫情

短短一周内

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激增至478例

↓↓

武汉疾控发布疫情警示:

小心身边的“黑白条纹杀手”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的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该病主要在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流行,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基孔肯雅热传播途径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常见的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在武汉市广泛分布。这种蚊子喜欢孳生于积水的容器中,每年4--10月为繁殖高峰期。白纹伊蚊主要在白天活动,尤其是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为叮咬高峰时段。

感染基孔肯雅热的症状

患者在感染后通常会在3--7天内(最短1天,最长12天)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

高热

体温可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

关节疼痛

疼痛剧烈,常伴有肿胀。

其他症状

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劳和皮疹等。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与伊蚊传播的另一种蚊媒疾病--登革热非常相似,但二者也有所差别,基孔肯雅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药物,但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康复。需要注意的是,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风险较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格外警惕。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健康提醒

▸近期计划出游人员:出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做好防蚊虫叮咬的防护准备。

▸出游返汉人员:如有从东南亚、非洲等流行地区或广东佛山顺德返汉的,12天内需密切监测自身健康状况,严格防蚊。如出现发热、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以下是具体措施:

1

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 每周给水培植物换水;

▸ 清理房前屋后、阳台等露天场地的瓶罐、轮胎等积水容器;

▸ 定期检查空调托盘等易积水区域。

2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室内安装纱窗纱门,或待在有空调的室内场所,睡觉时使用蚊帐;

▸在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涂抹驱蚊液。

3

灭杀成蚊,减少传播风险

▸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蚊香、灭蚊片等卫生杀虫剂、电蚊拍等灭蚊。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