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携手慈善力量书写助残新篇章

新浪湖北
关注“妈妈,我的胳膊能伸直了!”5月18日,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当天,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创伤骨科病房里,11岁的小宇颤抖着举起术后恢复灵活的左臂。这个出生于2014年的男孩,2岁时因意外摔伤导致左肘内翻畸形达30度,书包带总从畸形的肘关节滑落,更因自卑不愿与同龄人玩耍。作为医院“康晟德爱心基金”公益助残项目的首例受益者,他于5月17日接受3D打印导板辅助截骨矫形术,术中畸形即刻矫正,成为医院今年公益助残行动中首位重获新生的患儿。
从个案到普惠:三级联动织就助残保障网
小宇的故事是湖北省助残事业的一个缩影。2024年11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与湖北省慈善总会、湖北康晟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协议,以"湖北省慈善总会康晟德爱心基金"为依托,构建起"筛查-科普-救助-康复"的全链条助残体系。通过深入全省村社开展足部、脊柱及肢体畸形公益筛查与科普,医院专家团队已累计行程逾万公里,将省级重点专科的诊疗技术送到百姓家门口。政府、慈善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三方联动,让像小宇这样的困境患者得以"零押金入院、一站式救助"。
创新模式彰显人文关怀
"医人先医心、正骨先正人。我们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院长李绪贵介绍,医院首创"梯度减免+基金兜底"救助模式:低保患者可享5000元医疗费减免及基金全额救助;其他困难群体也能通过"基金救助50%+医院减免5000元"的方式获得帮扶。这种精准分层的救助机制,既保障了医疗质量,又让不同困难程度的患者都能感受到温暖。
科技赋能托举生命尊严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医院将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精准医学深度融合,针对儿童发育性畸形、创伤后遗症等疑难病例建立个性化治疗方案。小宇手术中应用的数字化矫形技术,可实现毫米级精度,让肢体矫形从"大体修复"迈向"功能重建"。
时值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2025年5月18日),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正以"大医精诚"的初心践行社会责任。从手术室里的柳叶刀到田间地头的筛查车,从慈善基金的涓滴汇流到政府政策的坚实托举,这里正在书写新时代助残事业的生动答卷——让每个生命都能挺直脊梁,让希望之光照亮荆楚大地。 (通讯员:邹阳 袁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