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总像“提线木偶”一样摇头 武汉专家破解摇头之谜

新浪湖北
关注(通讯员:官笑涵 张祖国)课堂上,男孩突然像“提线木偶”一样不受控制地剧烈摇头,引得同学侧目,这种“怪病”已经困扰15岁的小林半年之久,每周都要发作一两次。父母带他辗转就医,却没找到原因。频频被误解为搞怪,也让小林逐渐变得内向。在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精准诊断,终于成功破解了他的“摇头之谜”。
15岁的武汉男孩小林原本是个开朗外向的阳光少年。可半年前,他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被老师点名或上体育课时,会突然不受控制地剧烈摇头或“手舞足蹈”,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扯,而且每周都会发作一两次。“他是故意搞怪,还是得了什么病?”渐渐地,同学们开始议论起小林的异样,有些疏远他。碰到以前最爱的体育课,小林也不敢跟朋友们一起打篮球,而是独自待在操场边发呆,有什么集体活动他也总刻意回避,整个人情绪低落,变得沉默内向。
结合孩子的发病症状,小林的父母怀疑过缺钙、抽动症、癫痫等疾病,可半年来跑了多家医院,脑电图、头部MRI等大大小小的检查也都做了,却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直到前不久,小林一家来到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才终于揭开了“摇头之谜”。
接诊的黄胜主治医师先查看了小林以往的检查结果,排除了脑部结构性病变等常见病因,得知患儿往往是在突然起身、跑步前或情绪紧张时发病,且发作时意识完全清醒,种种“线索”汇集起来,让他高度怀疑一种善于伪装的儿童运动障碍——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PKD)。
“患儿的症状与PKD的典型症状高度吻合,这种病全球发病率不足十万分之一,而且由于症状与癫痫、抽动症相似,常规检查多无异常,PKD很容易被误诊、漏诊。”黄胜介绍,虽然该病很善于“伪装”,但有明确的治疗方案,且效果理想。果然,在他指导下服用治疗药物后一周,小林就恢复了对肢体的控制,“怪病”再也没有复发。
昨天,小林来到神经内科复查,脸上已经重现以往灿烂的笑容。他高兴地说,“黄医生,现在我能正常上体育课、做运动了!太谢谢您了!”
“PKD多见于青春期少年,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在突然运动启动时或紧张时,出现肢体抽动、扭转、僵硬、头部摇晃等异常动作,且持续时间较短、发作时神志清醒,需尽早到神经专科排查PKD。”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孙丹介绍,针对该病,武汉儿童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已建立从基因诊断到康复管理的全流程体系,经过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多数患儿都能恢复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