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光影绘长江,知音话未来,嘉宾打卡“古琴号”沉浸式感受武汉之夜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

4月24日晚,华灯初上,武汉江滩霓虹渐起。武汉文旅新名片“古琴号”正静静泊于武汉港码头,参加2025年湖北省文旅发展大会的嘉宾登船起航,一场融合长江文化、知音文化与非遗传承的沉浸式展演,在粼粼波光中徐徐展开。

“古琴号”船体LED灯带与两岸灯光秀交相辉映,恰似一颗悬浮于长江之上的“流动钻石”,嘉宾们仿佛置身江心观星台,坐拥江城两江四岸璀璨夜色。

随着汽笛长鸣,游船一楼宴会厅好戏开场,围绕长江文化、知音文化主题,为嘉宾献上了一台兼具荆风楚韵和武汉城市元素的文艺演出。汉剧《贵妃醉酒》以水袖为语,讲述着盛唐遗韵;湖北小曲《欢迎你到武汉来》将本土特色曲种和流行说唱结合,展示了武汉的美景和人文历史,当“来武汉要吃热干面,不吃那就划不来”的歌词响起时,人群爆发出会心笑声。单弦拉戏《戏曲联奏》,表演者仅凭一指一弦,便让《女驸马》《苏三起解》等戏曲唱段在江风中流转,引得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现场嘉宾连连赞叹:“这简直是‘一根弦上的长江文化博物馆’!”

一楼大厅的“武汉礼物”展台处,蔡林记热干面礼盒、汪玉霞糕点、黄鹤楼酒、周黑鸭礼盒等十大伴手礼琳琅满目,在暖黄射灯下泛着光泽,引得嘉宾驻足品尝。“这些伴手礼既是味觉记忆,更是城市文化的微缩表达。”一位嘉宾拿起一个精美的“黄鹤古韵旋转灯”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个礼品太精美了,堪称‘可带走的武汉’,让每位嘉宾都能延续与江城的对话。”

拾级而上,二楼中庭俨然非遗百工坊,汉绣、武汉木雕船模、剪纸、面塑、汉锣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一字排开。汉绣展台前,市级传承人姜成国介绍道,“汉绣色彩鲜明富丽,线条挺拔分明,造型拙朴生动,针法规范灵巧,讲究‘花无正果,热闹为先’。您看这江水纹与祥云纹交织,恰似长江汉水的千年对话。”他指着绣品向围观嘉宾解说。武汉剪纸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沈松柏则指着自己的作品《黄鹤楼》向嘉宾讲述今年登上央视春晚的幕后故事。

嘉宾步行至三楼甲板时,凉爽的江风迎面吹来,眼前豁然开朗,两岸楼宇化作巨幅画卷:黄鹤楼在光影中振翅欲飞,东湖绿道如翡翠缎带蜿蜒,“知音号”在夜空中闪烁,“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知音湖北,相聚武汉”“江湖武汉,烟火人间”等字样在二桥、天悦外滩、天地壹方、福星惠誉K15、万达中心、龟山电视塔等两江四岸的地标建筑上滚动播放。

“这就是武汉的‘诗与远方’。”站在船舷的西藏山南市文旅局副局长陈兴碧指着两岸灯火感慨道,“我感受到了大江大湖大武汉的魅力和极目楚天舒的壮阔!”

“我从长江源头的青海来到长江中游的湖北,咱们同饮一江水。”青海省导游协会会长、青海国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波动情地表示,以后会加强“引客入鄂”,将更多青海游客带到武汉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夜渐深,游船返港,但江面上的文化涟漪仍在扩散——从非遗展台前的啧啧称奇,到嘉宾手机镜头里的灯光秀,这场长江上的文化盛宴,正奏响湖北文旅融合的新乐章。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