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肿瘤患者反复头晕乏力 竟是半年前的药物作祟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日,武汉市汉口医院肿瘤科成功诊治了一位因使用 PD-1 免疫抑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患者吴某(化姓)在外院确诊肝癌后,经过一年多的抗肿瘤治疗(手术、靶向及免疫治疗),病情曾得到有效控制,身体各项指标好转。然而,治疗结束近半年,吴某突然出现头晕、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等症状,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且食欲严重减退,伴恶心、呕吐。

为查明病因,吴某辗转各大医院,先后就诊于多个科室,进行了大量检查,但始终未能明确病因,最终吴某来到武汉市汉口医院肿瘤科,科室主任余意接诊后,通过详细问诊,并通过患者既往用药情况及出现症状后的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其症状可能与之前使用的 PD-1 免疫抑制剂有关,导致了免疫相关的神经毒性、消化道毒性。尽管已停药近半年,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仍有可能发生。

余意主任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给予其治疗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激素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食欲恢复,能够下地行走,患者对医院治疗效果给予高度肯定。

近年来,PD-1 抑制剂作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明星药物,为众多患者带来新希望,但与其他药物一样,它在抗癌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PD-1 抑制剂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细胞,恢复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来抗癌,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在任何组织和器官,虽然多数程度较轻且可逆转,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自我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在常见的不良反应中,皮肤毒性较为常见,症状包含皮疹、瘙痒,通常在治疗开始后的几周内出现。皮疹的表现形式多样,轻者只是局部皮肤的轻微不适,重者却可能全身大面积出现大疱性皮疹,甚至出现剥脱性皮炎,危及生命。胃肠毒性方面,常见症状有腹泻、恶心、呕吐,大多为轻、中度,要是每天排便 4 次及以上,建议及时就医。

临床研究显示,多数情况下,PD-1 抑制剂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时间有关,但也有部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明确,可能在用药 1-2 天、1-2 年后,甚至停药后任何时间,诊断较为困难,往往需专科医师凭借丰富经验,排除其他疾病后才能推断。余意主任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在使用 PD-1 抑制剂等抗癌药物时,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通讯员:江玲)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