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武汉市中心医院部署DeepSeek“满血版”打造数智医疗标杆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AI浪潮下,医疗服务不断迎来“智”变。作为湖北省首家数智化转型试点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近日在AI加持下开启数智化健康服务新升级——医院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 R1满血版”正式上线,涵盖患者服务、临床诊疗、检验、影像、信息化运维五大核心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赋能诊疗全流程,将为患者带来高效、精准的就医新体验。

据悉,伴随着健康中国、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武汉市中心医院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以数智化转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去年获批成为湖北省首家数智化转型试点医院以来,武汉市中心医院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不断深化数智赋能应用新场景,提升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加速建设国内数智化标杆医院。

AI智能预问诊  大大缩短门诊平均候诊时间

3月1日上午,42岁的赵先生(化姓)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上预约了第二天上午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号。随后系统推送了“武汉市中心医院预问诊”的提醒。“您好,需要什么帮助?”“您有什么不舒服?”系统向赵先生发起智能预问诊,引导精准描述症状。根据相关提示,就诊患者回复“有甲状腺结节,疼了三天,没有看过医生也没吃过药。”“有高血压和慢性胃炎的病史”等。根据赵先生描述的症状,智能预问诊通过AI自动生成了结构化病历。2日上午,赵先生到门诊看病时,接诊的医生已在系统里提前查看了相关信息并一键导入门诊电子病历,大大缩短了看诊的时间。

据了解,在此次武汉市中心医院上线的DeepSeek R1人工智能大模型中,打造了智能预问诊系统。通过深度融合《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电子病历应用规范》、《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数据安全管理指南》等12项国家级规范数据源,构建智能化医疗服务。通过DeepSeek R1的智能化交互,系统全程记录预问诊对话内容,生成结构化电子病历供医生参考,既优化了诊断效率,又为跨科室协作提供数据支撑,使平均候诊时间从20分钟大幅缩短至5分钟。

快速生成检验报告  AI质控锁智能纠错影像报告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医院检验系统嵌入了DeepSeek R1调用模块,该模块集成了报告解读、诊断建议、审核建议以及用药建议等多项核心功能。通过对检验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DeepSeek R1能够在不到5秒内迅速生成专业且详尽的报告解读,为检验科医生提供清晰直观的检验结果剖析,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对检验数据的理解准确性,有效减少因人为解读偏差导致失误的同时,还节省了约40%的时间。

在临床医生查看检验报告端,医生在审阅报告时还可借助DeepSeek R1提供的诊断建议,参考海量医学知识与丰富临床案例,从而做出更科学、精准的决策。此外,基于患者的病情信息以及检验结果,DeepSeek R1的用药建议功能可以为医生提供极具价值的用药参考,助力优化治疗方案。

武汉市中心医院深度融合DeepSeek R1还打造了AI质控锁构建影像报告智能纠错新体系,覆盖“智能报告纠错”功能。该功能基于基础文本错误、专业术语偏离、医学逻辑冲突等规则,可有效降低因表述失准导致的诊断误读风险,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精准可靠的文本依据,不仅提升了影像报告出具的工作效率,也为医生提供了专业的诊断建议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快速、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

智能问答助力医护高效协作 智能运维提升管理效率

武汉市中心医院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 R1满血版”还覆盖了医院多个核心业务场景,实现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落地。

医院本地部署的DeepSeek R1平台还包括了对话式医学工作室及知识库模块,有助于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知识库模块涵盖多类专业场景,支持建立个人知识库、科级知识库、院级知识库、领域知识库,自由导入政策文件、专业文本资料,建立相关知识库。经向量模型处理后,通过检索外部知识库的信息并结合生成模型,有效消解模型幻觉。在临床决策方面,通过该知识库建立的医学知识向量库能实时快速调取最新诊疗指南与跨学科案例,较以往人工查询效率提升50%以上,帮助医生在复杂病例中快速定位关键诊疗路径,尤其对罕见病鉴别和并发症预警具有显著价值。

DeepSeek R1还为医院的日常报修管理和运维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智能故障预测与分析功能,在接收报修信息后即刻提供详细的处理建议;自动填写报修工单,简化操作流程,将原本需要动手填写5-10分钟的工单报修缩减至1-3分钟;快速响应并预估故障解决时间,平均40分钟响应的故障报修缩短至2分钟内给出响应。(通讯员:马遥遥 李蓓 卢亚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