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泻”之秋 药剂师提醒正确补充益生菌

新浪湖北
关注进入秋季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让人感受到一丝丝凉意,“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让疾病钻空子,尤其秋天腹泻较为多见。随着秋季腹泻的多发,很多家庭会选择购买益生菌制剂作为家庭药品储备,但益生菌怎么选、怎么吃才最有效?今天,武汉市第八医院药剂科就带大家一起了解我们的肠道好伙伴——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定植于人体肠道以及生殖系统内,发挥着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对肠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不止如此,益生菌还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因此,益生菌被常用于药物上,主要是治疗肠道方面的药物以及补充营养的药物。
益生菌可以依据菌株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分为原籍菌制剂、共生菌制剂和真菌制剂。原籍菌制剂:源于人体肠道原籍菌群,服用后可以直接补充原籍菌,发挥作用,如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等。共生菌制剂:源于人体肠道以外,与人体原籍菌有共生作用,服用后能够促进原籍菌的生长与繁殖,或直接发挥作用,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真菌制剂:主要起一过性微生态调节作用,如布拉氏酵母菌。
活菌制剂类药物切勿置于高温处保存,储存方式除地衣芽孢杆菌、酪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制剂可常温保存外,其他肠道微生态制剂需低温(2-8℃)保存,注意避光、密封。温水冲泡:水温需要在35-40℃,冲泡的时候,先调好水温,再将粉剂的益生菌冲入温水中,保证活性。最适合吃益生菌的时间,是空腹(冲水服用)或饭后0.5-1小时(直接口服或冲水服用),既没有胃酸分泌太多的问题,也不会有空腹食用的不适,但是冲泡好后需要尽快服用,否则时间久了益生菌会死亡。
益生菌服用注意避免和抗菌药物同时服用。大部分抗菌药物不管有害菌还是益生菌,只要是菌它都要绞杀。所以建议服用益生菌的时候,不要和抗菌药物一起。若需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 h以上。避免与吸附剂如活性炭和收敛剂如鞣酸蛋白、次碳酸铋、鞣酸、药用炭及酊剂合用同时服用,因后者能抑制、吸附活菌而减弱或降低疗效。避免与胃溃疡者服用的抗酸剂(包括氢氧化铝、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合用。因为抗酸剂能抑制人体正常的胃酸分泌,提高胃肠道PH值,可降益生菌制剂的活性。因此,应避免同服,必要时可间隔2-3 h以上。
药师介绍,抗菌药物、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与益生菌制剂可用于胃肠道疾病如感染性腹泻、急性肠炎等,这3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根据其作用特点决定服用顺序。先用抗菌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后,其次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吸附各种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最后使用益生菌制剂恢复肠道正常菌群,3种药用药间隔至少1h。
益生菌不是万能药,药品级益生菌主要以治病为目的,其疗效与菌种以及活菌数量有关,不同品牌的益生菌产品成分和剂型也会有所差异,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根据现有研究证据,绝大多数情况不推荐使用益生菌作为常规治疗手段,因此药用型益生菌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通讯员: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