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吃完柿子胃痛胃胀,竟是胃里长了“大石头”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通讯员:刘之枫)金风送爽,硕果盈枝。软糯香甜的柿子大量上市,少数居民吃柿子过量或食用不当引发“胃石症”,给肠胃造成负担及严重后果!

85岁的余婆婆(化姓)家住阳逻街,正值中秋佳节,亲友看望婆婆时赠送了一袋柿子,余婆婆空腹吃完3个柿子后,开始出现腹痛腹胀,症状持续多天未缓解,并伴随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差,遂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阳逻院区消化内科就诊。

胃镜检查发现余婆婆胃里边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胃石”,最大直径达2~3cm,长径达4~5cm。胃石在胃内反复摩擦,形成了多发溃疡。由于患者年纪高、基础疾病多,且手术时间长,婆婆不能耐受普通胃镜。经详细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患者和家属选择了无痛胃镜碎石术。

9月24日,在麻醉科团队保驾护航下,消化内科华开罗副主任医师凭借精湛的胃镜技术娴熟操作,顺利为患者实施胃镜下胃石碎石术。手术历时1小时,将巨大胃石切割成了多个小胃石,全部成功取出。术后第一天,余婆婆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9月25日,余婆婆身体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胃里为什么会出现“结石”?当摄入了某些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及某些矿物质后,在胃里边既不能消化,又不能及时进入肠道,就会在胃内凝结成食物团块,时间越长,团块越硬,就形成胃石。

我国的胃结石主要与大量吃柿子、黑枣、山楂等食物有关,其中吃柿子最为常见,柿子、山楂与其他水果不同,含有大量鞣酸,短期进食大量此类食物后,短时间内会刺激胃黏膜分泌大量胃酸,山楂、柿子中的鞣酸会在胃酸作用下与果酸、树胶或其他食物形成结石。

胃石通常在空腹、酒后、茶后情况下吃柿子、山楂或黑枣数小时或数天后形成。出现胃石后,胃内容积变小,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稍微吃点饭就会饱胀,吃多了会恶心呕吐,胃石与胃黏膜反复摩擦,胃黏膜会出现充血、糜烂、溃疡,溃疡会引起胃痛、呕血、黑便。有些不大不小的胃石一旦跨过幽门,排出胃腔,进入十二指肠及小肠,就有可能造成肠梗阻,如果梗阻解除不了就需要到外科行剖腹探查手术。

胃石如何预防与治疗?避免空腹、酒后大量吃柿子、山楂或黑枣等;避免柿子与粗纤维食物同时食用,如酸菜、菠菜、糯米团等;避免柿子与茶叶同食,柿子中的鞣酸与生物碱、甙及重金属等均能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茶叶内含有大量茶碱,茶碱和鞣酸在胃酸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消化的硬块。因此柿子和茶叶要分开食用。如果吃完柿子想喝茶,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胃动力差、消化功能弱的人,如糖尿病患者、高龄老人,建议不要大量吃柿子;吃完柿子后出现腹痛腹胀要及时到医院消化科就诊,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胃石,部分人群可以通过大量喝可乐来消化胃石,但对于体积大、硬度大的胃石,或者糖尿病患者、胃黏膜已经出现溃疡的患者,就不适合喝大量可乐,需要胃镜下行碎石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