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接诊40例蜇伤患者 警惕高温季节“蜂”狂蜇人

新浪湖北
关注夏日蜂虫活跃,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一个月内接诊近40例蜂虫蜇伤,医生提醒:夏季蜂虫活跃,如不慎被蜇伤应学会简易判断蜂虫种类,对症治疗,出现全身性的不适症状更应该就近前往医院就诊,防止出现过敏性休克。
熊先生(化姓)是一位空调维修工人,在高空作业时意外发现一个蜂窝,“一群蜂子突然冲出来围着我蛰,我胡乱拍死了一些,赶紧带着去医院了。”熊先生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来到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时,熊先生的整个头部都红肿不堪、多处渗血,还伴随有强烈的火烧样、针刺样疼痛。接诊的急诊外科宋小龙主治医师仔细查看了熊先生头部的蜇伤,并未发现有蜂刺残留,又看了带过来的蜂虫尸体,判断蜇人的是马蜂。“马蜂体型大,腰身细,蜇人不留蜂刺,其体内毒液呈碱性。”宋小龙介绍道,随后对熊先生头上的7处蜇伤分别进行冲洗消毒,外敷消肿止痛的中药制剂,并注射抗过敏针剂,一小时后,熊先生的不适症状逐步消退。

同样遭遇蜂虫蜇伤的还有50岁赵先生(化姓),因为收取晾晒衣物时没有仔细查看,被一只夹在衣服中的蜂虫叮伤了后背,伤口又疼又痒,还摸到了有蜂刺残留,不敢自行处理的赵先生赶紧前往医院就诊。“有蜂刺残留在伤口处,这是典型的蜜蜂蜇伤。”宋小龙接诊后,用镊子将毒针完整拔除、冲洗消毒,开具了医院独特的针对蛇虫咬伤的中药制剂——毒必清合剂。据悉,这是该院急诊外科主任马毅根据民间验方及现代中药药理学开发的毒必清合剂,治疗蜂蛰伤效果独特。

据了解,该院光谷院区急诊科近一个月来接诊了38例蜂虫咬伤的患者。宋小龙提醒,天气炎热,蜂虫活动频繁,在野外游玩时应穿着浅色、紧口的长袖上衣和长裤。户外活动结束后,也要仔细检查身体有误虫子藏匿。如遇到蜂虫在身边飞舞,不要拍打、驱赶,应该缓缓蹲下尽快远离。不能远离时应用衣物尽量包裹住头面部等暴露部位,以免蜇伤。
如不慎被蛰,需初步判断蜂虫种类,在初步处理时可以先中和毒性,减轻不适症状,然后进行消肿止痛的治疗,“马蜂的毒素呈碱性,可以用食醋冲洗;蜜蜂的毒素呈酸性,可以用肥皂水冲洗,需要注意的是蜜蜂蜇人会留有蜂刺,需小心拔除,注意不要挤压,以免毒液进入机体深层组织。”同时宋小龙表示,蜂虫蜇伤最致命的是过敏性休克反应,如果蜇伤后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心率升高、血压降低、全身皮疹等全身性症状时,应立刻就近前往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通讯员:黎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