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登高望远小心“徒步杀手”找上门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四月的武汉,到处春意盎然,每逢周末休息时不少市民朋友相约一起徒步出游,30多岁的张女士(化名)也是其中之一,她常带孩子在家旁边的小山上游玩。然而,这几天她总感觉膝盖前方疼痛不舒服,尤其是在上下坡时,疼痛更为明显,甚至会突然打软腿。

这两天带孩子出门后疼痛又加重了,便来到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运动医学门诊就诊。接诊的霍雄涛在询问病史和查体后告知张女士,她可能是得了“髌骨软化症”。

张女士一听髌骨软化,担心地问到是不是骨头“变软了”? 霍雄涛解释道:髌骨软化症指的是髌骨的软骨面,因慢性损伤,软骨发生肿胀、侵蚀、龟裂、碎裂、剥脱等病理变化,从而引发膝关节疼痛的一种病变,又称髌骨软骨炎,五一徒步出行高峰要特别留意!

这些行为和症状,可能是关节“长毛”

霍雄涛强调,髌骨软化患者大多数有膝关节过度活动、半蹲位,扭转受伤史等。长期采取不当的姿势负重或运动,如久蹲、频繁上下楼梯或爬山、频繁负重蹲起等,都可能加速髌骨软骨的磨损,临床表现为屈膝或半蹲位加重的膝前侧疼痛,或因突然疼痛出现打软腿的现象。

临床上膝关节镜可以直观评价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是目前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的金标准,根据髌骨软化症分级标准(Outerbridge)可分为四级:

0级:正常关节软骨

Ⅰ级:软骨软化、水肿、表面出现泡状结构;

Ⅱ级:关节软骨软化区内出现毛刷状或纤毛化改变,深达1—2mm,直径≤1.3cm。

Ⅲ级:软骨的毛刷状或纤毛化改变达关节软骨厚度一半以上,直径>1.3cm,关节软骨表面类似蟹肉样改变,表面有多发软骨碎片附着其下的软骨。

Ⅳ级:关节软骨全层受侵,软骨下骨暴露,表现为进展期髌股关节炎。

青壮年最常见,放任不管隐患大

一般来说,髌骨软化症早期对日常生活影响并不大,通过休息和改变用膝习惯可自行修复,不会造成严重的关节病损。但是如果不予重视,继续从事登山爬楼类活动和屈膝类运动,则会加速软骨的退变,从而加速髌骨软骨的退变,进而演变为髌股关节炎,导致慢性膝关节疼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骨软化症采用分期治疗方案:

疾病早期(Ⅰ~Ⅱ级)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休息、理疗、肌力训练,内服或外用药物等;

疾病进展期(Ⅲ~Ⅳ级)患者经数月较为严格的保守治疗髌骨依旧疼痛,者需考虑手术治疗。若髌骨磨损出现游离体可在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较严重者亦可通过关节镜下微骨折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术)促进软骨再生;或者软骨移植重建修复等;

需要强调的是髌骨软化常会合并有下肢力线或髌骨发育不良等解剖学异常,如果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者可通过胫骨结节移位、髌股支持韧带松解等手术进行纠正。  

髌骨软化症好发于青少年和年轻人,在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中多见,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是青壮年膝前痛的常见原因。湖北省中医院霍雄涛提醒,通常髌骨软化具有比较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比较容易确诊,但常常需要与膝关节其他病变进行鉴别,“五一”外出徒步如果发生膝盖疼痛,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讯员 胡梦 曾潇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