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武汉“长江禁捕”一周年 揭秘“答卷”背后的故事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宣布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而作为这个计划里的重要一环,武汉迅速响应,2020年7月1日开始,正式开启长江十年禁捕。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禁捕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成效如何,今天的“三农品鉴官探乡村”,就让我们跟着一位走遍武汉“两江六河”的环保志愿者一起去江面上看一看。

原标题:武汉“长江禁捕”一周年 揭秘“答卷”背后的故事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宣布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而作为这个计划里的重要一环,武汉迅速响应,2020年7月1日开始,正式开启长江十年禁捕。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禁捕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成效如何,今天的“三农品鉴官探乡村”,就让我们跟着一位走遍武汉“两江六河”的环保志愿者一起去江面上看一看。

【同期声】2003年到2008年,用了5年的时间把整个中国走了一遍,围绕环保的这样一个主题,拍了一万多张照片,于是我们想到了做这样一个公益机构,叫绿色江城。武汉市166个湖我们基本上全部跑到,长江、汉江、府河像这样的一些重点河流,我们全部巡护到。

【同期声】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三农品鉴官”柯志强,我身边这位志愿者是武汉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大三学生,孙奥。

本期“三农品鉴官”

柯志强 民间环保公益组织“武汉绿色江城”创始人

孙 奥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学生

“武汉绿色江城”志愿者

【柯志强】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江夏,我身后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

这里是江夏金口。长江江夏段全长32.6公里,是武汉境内江岸线最长的一段。岸线长、水域广、渔船渔民多,是摆在江夏区渔政局“长江十年禁渔”执法工作面前的一大难题。

【现场声】往下游走,到下游去巡查一下。

【张凡】早上六七点钟我们就出来了,看一下有没有电鱼、毒鱼、炸鱼这些行为,违禁的网具,还有非法垂钓。

【柯志强】每天几次呢?

【张凡】每天不定期巡查,不能让别人掌握了你的巡查时间啊。

张凡是江夏区渔政执法队的队长,在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的“中国渔政亮剑2020”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中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名单里,她是武汉市唯一上榜的个人。作为江夏渔政的“铿锵玫瑰”,从去年7月开始,张凡几乎每天都带着队员们奔波在禁捕一线。

【张凡】我们是人防+“技”防。

【柯志强】有大船、有小的冲锋舟、还有监控、还有岸上巡逻、天上的无人机,相当于是立体式的、多维度地来守护我们这三十二公里。

打击水上非法垂钓、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只是禁捕工作的其中一环,与此同时,武汉市渔政联合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开展打击制造销售禁用渔具行为专项行动,规范净化渔具市场;组织餐饮企业签订不售卖江鱼、江鲜承诺书,从销售、消费环节斩断非法捕捞链条;打造覆盖全区域、监管全时段的三级禁捕执法监管体系。

【张凡】因为我们前期的清船清网清江清湖这个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目标,现在已经形成了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禁捕秩序。

实现禁捕目标,除了让不法分子“不敢捕”,还要让渔民上岸“不想捕”。退捕渔民的就业和安置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张凡】左手的那边,好像有两个人在垂钓。

【王明武】收到收到,我们到那边去看一下。好,走。

【王明武】你钩呢?我们看一下。单钩我们要拍个照。(字幕:十年禁渔并不阻止休闲垂钓,但必须严守“一人一竿一线一钩”。)自己的垃圾带走,另外注意安全好不好,一定注意安全啊。

今年六十岁的王明武曾经是长江上的一名老渔民,而现在,他是江夏渔政的一名协助巡护员。

【柯志强】王师傅,久仰大名啊!听说你原来是捕鱼的现在变成护渔的了是吧。

【王明武】对。

在江夏,和王明武同一批成为护渔员的老渔民一共有6位,熟悉江面、河道水情的他们为执法队的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一年前的七月,武汉市安排财政资金2.3亿元用于禁捕及渔民安置;一年后的现在,所有退捕渔民补偿兑现,620艘建档立卡退捕渔船全部上岸,789位需转产安置的渔民全部安置到位,渔民生产生活的保障“网”织起来了,长江“十年禁渔”路也开了个好头。

【王明武】为了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这个“母亲河”是大家的,光靠我们不行,要大家一起。

【柯志强】最近您看到新闻没有?说我们武汉段又有江豚出现了。您见过吗?

【王明武】有。这个位置我跟你说,这是江豚频繁出现的位置,军山大桥上下。如果天气预报了有5-6级北风,起风之前江豚就会出现。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长江“十年禁渔”,拯救的不仅是鱼。武汉“长江禁捕”一周年,这份答卷,您还满意吗?

【柯志强】

他们在执法的过程当中还是非常艰辛的。

我这厚厚的救生衣像穿了一件棉袄,一下子就受不了了,他们要天天穿,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一定要维护好我们的长江生态,这棉袄我先放在这里了。

【孙奥】

之前的话我很大一个疑惑就是,禁渔之后的这些渔民们的生活如何。

【一段品鉴官与王明武的对话 手机录制】

现在没以前挣得多了,会不会心里不平衡?

刚开始有一点。但是后来想通了,“母亲河”不保护不行,为了子孙后代,禁渔是很有必要的。

【孙奥】这个十年禁捕的计划,除了我们的执法人员以外,渔民们也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为他们点个赞。

来源:生活全报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