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武汉市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导流回乡工程 首批华农81名大学生下乡实践实训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7月10日上午,武汉乡村振兴人才导流回乡工程在华中农业大学启动,作为该工程重头戏,武汉市校地共建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同步揭开帷幕。

为有效推动我市乡村人才振兴,引导高校人才集聚我市农业农村发展,7月10日上午,武汉乡村振兴人才导流回乡工程在华中农业大学启动,作为该工程重头戏,武汉市校地共建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同步揭开帷幕。

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构建多层次乡村人才支撑体系,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导流回乡工程。近年来,全市培养各类农业专业人才约13万人。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人才导流回乡工程”将进一步强化农村人才的引进力度,破解农业农村人才资源紧缺难题,鼓励高校人才带科研成果、带技术项目、带资源资金向基层农村流动,向农业产业聚集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动力。

作为该工程的重头戏,校地共建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当天同步启动,首批选择新洲和蔡甸2个区试点。华中农业大学是此次校地共建实训实践基地合作院校,该校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据悉,华中农业大学派出81名硕士生和本科生在新洲和蔡甸9个街道进行实训和实践。其中,硕士生实训实践时间为6个月,本科生实训实践时间为4个月。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参与活动学生将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采集、整理、分析实训实践基地乡村振兴相关信息数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发挥专业特长,推广农业科研成果,参与农业农村建设。同时,将依托院校专家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指导,对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解读、解析、解决,通过实训实践团队链接更多高校人才资源,引导到武汉农村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聚集人才,探索校地联合选拔培养人才的工作机制,拓展大学生创业空间,带动更多人才留汉回乡兴业创业。“导流回乡人员实训实践期满,由校地联合导师团队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实训实践期间成绩突出,有留乡就业创业愿望的人员,我们将做好跟踪服务,支持其在乡村就业创业。”

近年来,在农业人才培养和支持方面,武汉市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这为武汉乡村振兴人才导流回乡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武汉市做了一些有效的突破和尝试,实施了“乡村合伙人”计划,开展“在外能人大走访”活动,吸引近千名有产业、有资金、有项目的人才返乡创办实业、反哺家乡建设,实施了“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储备3000多名发展骨干,选聘724名大学生村干部助理,实施了“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录了474名优秀农村青年接受大专教育,在全省首家推出大学生留汉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资助15万元。

武汉市选树了“全国十佳农民”王建兵、“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魏晓明、省人大代表胡丹等一批既有学识又有胆识、能力的优秀典范发掘了谦益农业李明攀(华科大毕业生)、我家的地岳雯雯(海归博士)、佰冠果业张朝(武大毕业生)、耕读兴农彭达(华农大2021年研究生毕业)等一批农业领军人才,评选了李茂年、胡保祥、 王喜亮等一批毕业于华农的黄鹤英才。

下一步,武汉市将进一步聚焦高校的人才优势、聚焦涉农专业这一重点人群,推动区域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依托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实训实践基地等平台,集聚各类专业人才推动全市 “三农”工作创新发展。(通讯员:管祥斌 王璐 陈雪莹 吕巍)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