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投放点变生活垃圾中转站 小区居民被臭气熏了3年

新浪湖北
关注原标题:建筑垃圾临时投放点变生活垃圾中转站 武汉一小区居民被臭气整整熏了三年
小区里臭气熏天,蚊虫苍蝇成群结队,房间常年不能开窗通风,半夜垃圾车作业噪音大、生活在此的居民苦不堪言……在湖北武汉一小区,因一建筑垃圾临时投放点摇身一变,成为小区生活垃圾中转站,众业主深受其苦,投诉长达三年,至今无人管。这到底怎么回事?

家住武汉市汉阳区金地澜菲溪岸小区二期18栋的李女士,2017年入住时,楼下的这个垃圾中转站仅是一个建筑垃圾临时投放点。
没想到,在三年的时间里,临时的建筑垃圾投放点,慢慢地变成了整个小区4000多户业主的生活垃圾中转站。
李女士气愤地说,如今,这个中转站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小区商业街区的厨余垃圾,日均中转垃圾达到160余桶,整日臭气熏天:
李女士:我们家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五个月,每天蚊虫叮咬情况实在是太严重了,咬的毒性特别大。基本上不敢开窗,每天凌晨有时候四点、五点、六点不等来拖垃圾,首先是第一个那个气味实在难闻,另外拖垃圾那个噪音也是非常难忍。
记者跟随李女士来到金地澜菲溪岸小区二期,看到了18栋旁边用活动板房搭建的这个垃圾中转站。只见中转站设立在小区行车道中间,左右共占据近20个停车位。
由于垃圾要进行压缩转运等作业,中转站门前空地上臭水漫延,业主停车也是避而远之。好好的行车道和停车位,为何要搭建成垃圾中转站呢?
为弄清原因,记者又来到小区物业中心。物业客服经理万先生答复说,由于前期规划问题,目前小区内没有合适的垃圾中转站选址,现在能做的就是垃圾日清:
万经理:确实,通过规划这里不是垃圾中转站,他是公共地面停车位。这个已经不是我们物业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是配合环卫做到日产日清,保证不过夜。也强调不能凌晨过来托运,如果环卫忙得过来,尽量过来拖两次。

明明是临时的建筑垃圾点,为何突然变成了生活垃圾中转站?金地澜菲溪岸小区二期的业主,三年时间里,不止一次向相关部门投诉,期待早日迎来一个干净卫生舒心的生活环境。
为解决业主诉求,今年5月26号,澜菲溪岸社区组织该社区18栋居民代表、街道公共管理办、城管、环卫等部门开展协调会。
协调会上,业主代表提出垃圾中转站的设立是否存在违建,对此武汉市汉阳区城管大队四新中队队长李元开表示,按照相关条例,这个临时的建筑垃圾中转站属于便民服务设施,不属于违建范畴:
李队长:当时的情况,这里属于临时垃圾转运点,这个地方,相较来说对小区整体影响较小。所以这里是一个便民服务公共设施垃圾转运站,我们查了相关的条例,根据规划的136号文,属于这一类是免于规划许可的,通俗来说,它是一个临时的便民公共服务设施,并不属于违法建设。

便民的公共服务设施,最终为何成了扰民、恼民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呢?对此,澜菲溪岸社区的张书记也表示非常无奈。
她说,在金地小区楼盘建设规划之时,并没有设置地埋式垃圾站和生活垃圾中转站,从2017年以后,政府明文规定,凡是列入新建设的楼盘必须规划地埋式垃圾站和生活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而金地小区2017年以前已建成交付使用:
张书记:我们小区的车道是环形的,要是到小区门口去运送垃圾,车子进不去。另外,2017年之前的房子在配套设施上,是没有明文规定要建设垃圾中转站,所以这是一个历史问题。

日常生活必然产生垃圾,垃圾中转站也是生活必需。但到底在哪儿建、怎么建,首先要合法合规,其次应该充分考虑广大业主的生活需求和居住环境。
且不说金地澜菲溪岸的垃圾中转站在规划上仍存在争议,即便合法合规,相关部门也应该充分作为,让生活在此的居民充分知情、出谋划策,共同解决困扰大家已久的垃圾站扰民问题,还广大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中国交通广播FM94.8将持续关注。(记者 飞飞)
来源:948交通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