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堰市张湾区打造现代新车城核心增长极

新浪湖北
关注11月27日上午,十堰建市5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举办至第十七场——张湾区发布会专场,新闻发言人代表中共张湾区委、张湾区人民政府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打造现代新车城核心增长极”的主题向与会嘉宾和媒体分享了张湾巨大的发展变化。

张湾区于1984年建区,是十堰市主城区之一,辖2乡、2镇、4个街道、1个省管经济开发区和1个工业新区,下设69个行政村、37个社区,版图面积657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张湾区是中国民族汽车的起源地,南水北调最优质的核心水源区,十堰最大的经济体,十堰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增长极”。
1969年,一声炮响,东风公司(原第二汽车制造厂)在张湾炉子沟奠基,历经50年发展,张湾已成为“国际商用车之都”核心区,也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汽车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集群优势最明显的特色城区。2016年、2017年张湾区连续两年在十堰市综合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一,2019年在全市第三季度项目拉练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张湾区在十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产业强区不动摇,加快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智能装备、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为支撑的千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2022年实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限上服务业企业100家、高新企业100家、挂牌上市企业50家的“2115”产业发展目标。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984年,张湾建区时,社会总产值4718万元,全部工业总产值1778万元,1985年,财政收入523.08万元。到建区20周年即2004年时,张湾区生产总值165687万元,工业总产值303821.3万元,突破30亿元大关,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7元。到建区35周年即2018年,张湾区地区生产总值559亿元,占全市三分之一,对全市起核心支撑作用。工业企业总产值74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企业86家,增加值总量占全市的1/3,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和增加值总量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8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13.1%、46.3%、52.6%,增幅居全市前列。2019年上半年,张湾区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市第一。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围绕“协同推进地方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东风公司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引擎”建设目标,张湾区以东风专用零部件新工厂、东风装备、东风M9T发动机等项目建设为支撑,建成汽车主导产业集群;以双星东风4.0新工厂、锂诺、万润等项目建设为支撑,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天策、新普宇、道达3D打印等项目建设为支撑,建成装备产业集群;以国奥、迪鑫、宏康等项目建设为支撑,建成现代生物产业集群;以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为支撑,建成再生资源产业集群;以昌升一、二期、华西新城等项目建设为支撑,建成现代服务业集群;以新经济产业园、京东云十堰创新中心、中润普达中文语义识别产业化项目、“堰龙马”为龙头的众创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为支撑,建成新经济产业集群。目前,张湾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2015年的0.9:69.2:29.9调整为0.5:67:32.5,三产业占比提高了2.6个百分点。
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张湾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速推动项目建设进度。实施优势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招商划定项目投资强度、建设进度、亩均产值和税收等硬指标,瞄准知名品牌及高新技术企业,对不符合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得引进,确保引进项目的质量。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张湾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严格落实重大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每月召开项目督办会,全方位开展“保姆式”服务,保证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每年谋划新建续建重点项目100个以上,近三年实施省市区级重点项目486个,投资总额620亿元。今年以来,对接武汉天黎五金机电、上海新城控股集团等20余个项目,签订招商引资投资协议项目17个,投资总额270亿元。伊克斯达轮胎回收、朗讯达5G项目已开工,雅阁澳斯特星级酒店项目已运营,黄龙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计划年底前开工。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项目148个,其中省市级重点项目14个。招商蛇口、创新创业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美瑞特、方鼎车身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建成运营。
四、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放管服”改革务实高效。张湾区在全市各县市区中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房管、税务、不动产登记等职能部门数据共享,一枚印章管审批。建立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纵深推进项目全程代办制。辖区企业和招商落地项目规划审批、环评批复等手续均由政府部门代办,做法得到省委改革办肯定。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延伸至乡镇街道和相关区直单位,获省政府督查组好评。创新重资产招商模式,推进东风轻型发动机、圣基恒信等一批重点项目直接“拎包入住”。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新突破。探索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短期调度资金等经济领域改革,帮助企业转型发展。区政府筹资2000万元,作为风险保障资金,与金融机构和企业合作搭建“助保贷”平台,累计助保贷业务入池企业48家。探索实行股权质押融资,组织申报科技系统、经信系统项目,为企业提供“过桥”资金,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先后争取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扶持、奖励项目90余个,到位资金6462万元。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建成十堰汽车及零部件网上交易市场、一键通外贸服务平台,搭建联接国际市场通道,使汽车及零部件快捷销往世界各地,年出口额近7亿元。深入推进与北京丰台区、武汉汉南区对口协作,成功引进帮扶、招商项目40多个。与武汉大学、东风公司老科协建立人才共建共享机制,建成10 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导44家企业上市挂牌,加快企业发展壮大和走出去步伐。
五、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巩固脱贫成果有效有力。张湾区今年4月被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行列,实现全市首批脱贫摘帽。统筹1.55亿元资金,实施138个重点项目,批复了黄土村等6个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区政府筹措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每个试点村每年投入1000万元。出台张湾区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办法,设立600万元美丽乡村奖励基金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快,“农村电商”工程推进有序,完成区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33个。
以提升城市品质为导向,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完善。高铁小镇、火箭路、快速通道、三峡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拓展城区发展空间;城市管廊、神定河流域整治改造、京能热电等生态民生项目,优化城市功能。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先后建成西郊连接主城区最快捷的阳光大道、风神大道及十竹路、黄方路、叶方路,彻底解决制约两乡两镇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升级改造西叶路、土天路、柏叶路等乡村断头路,配套建设村组集中居民点水电路网,综合整治69个行政村人居环境,乡村群众收入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涌现出花园、长坪塘、白马山等一批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生态文明村。
六、生态环境发生巨变
近年来,张湾区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为己任,以消除犟河、神定河劣Ⅴ类水体为重点,持续治理主河道及各条支沟,累计建设改造污水管网383km,犟河达到Ⅲ类水排放标准,神定河16条支沟综合治理即将完成,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整体搬迁堰石村,彻底关停黄龙滩水库码头,取缔堵河沿岸非法采沙码头,黄龙滩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建成全市首个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中心。深入开展秸秆禁烧、扬尘污染监管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大气污染。深入推进“绿满张湾”建设,严格落实区乡村三级责权利相统一的天然林管护机制,辖区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壤修复,严防土壤污染。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及“一票否决”制度。2018年在湖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中,张湾区在32个国家考核县市区中名列第一。
今天,张湾区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以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省转型发展引领区、秦巴山片区全面小康社会样板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增长极为己任,奋力建设千亿级现代化新车城,为十堰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做出张湾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