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愿为病人继续干下去 奋斗一生践行治病救人承诺
摘要: 哪一种职业寿命最长,在通常60岁退休后依然干得好?医生无疑是其中一种。记者新近梳理发现,江城有一批80以上高龄医生仍在坐诊、查房,最高龄到了92岁,且深受病人欢迎,专家号难求。哪一种职业寿命最长,在通常60岁退休后依然干得好?医生无疑是其中一种。记者新近梳理发现,江城有一批80以上高龄医生仍在坐诊、查房,最高龄到了92岁,且深受病人欢迎,专家号难求。
上周四,记者在市一医院皮肤科89岁老专家孙曾拯诊室外看到,这里被病人打了围。本来一上午限号30个,经不住远道而来患者的恳求,孙曾拯又主动加了5个号。同样的情况出现在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90岁老专家陈延昌诊室内。主管护师周佩霞介绍,前几年陈老一上午最多可看60多名患者,考虑到陈老高龄,现在再加号也不能超过40个。
高龄还在上门诊,老专家们普遍很自豪。今年1月,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冯克燕教授就在诊室内过了92岁生日,一直承担着教研及接诊工作的她说, “医生这个职业可以奋斗一生”。
协和医院胃肠外科陈道达,82岁仍在看门诊、收病人,偶尔还会做手术。“从来没有觉得很辛苦,觉得有事情做,人还是蛮高兴,心情蛮愉快。”陈道达说。
陈延昌表示,能为患者解决问题,看到他们好转,心里就高兴。
“耐心、和气,医德好,有水平”,病人对老专家的评价较一致。邹女士77岁的母亲年轻时就找孙曾拯看过病,如今邹女士又带着刚结婚的女儿来找孙曾拯。
记者了解到,过了60岁仍在上班的医生在江城各医院非常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过了70岁仍在上班的医生超过200人,过80岁还在接诊的超过30人,甚至在90岁后仍工作的还有3人。
一位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医生是医院宝贵的财富,他们到了退休年龄还愿意发挥余热、患者又有需求,医院会为他们继续工作提供机会,同时会给他们配备学生等,协助工作。
新中国第一位医学女博士陆再英 病历书写工整如教学范本
昨日,83岁的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陆再英教授,在诊室内一笔一画为患者书写工整的病历。
来找陆再英的患者,多是高血压及心脏病的患者。不管来之前有没有测过,她会让学生帮助,为患者再量一次血压,亲自记录在病历上,以获得当前最准确的身体体征数据。
记者看到,陆再英书写的病历,清秀的行书排列整齐,清晰好认,每一行都没有超出格子,真可以作为教学范本。
陆再英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留学人员,学成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医学女博士。一旁做着辅助工作的学生一脸崇敬,“陆教授真是传奇,我的老师都是读陆教授编的《内科学》教材”。
一位中年女士带着年轻女儿来看病。两年来,她女儿总觉得胸口压着石头,检查发现心脏早搏。中年女士紧张地说个不停,陆再英请她先安静,由女孩自己描述症状,然后一张张翻看厚厚的检查材料。约10分钟后,她说,心脏早搏不是心脏本身的疾病,心脏的形态及功能是正常的。早搏可能与她患过甲亢,以及当下服用的其他药物有关。建议放松心态,坚持锻炼,不需要吃抗心律失常的药。
“太高兴了,谢谢您。”中年女士激动得声音发颤。“不客气。”陆再英对每名致谢的患者都这样说。
“医生就要为病人看病,我的老师冯克燕92岁还在给病人看病,只要身体允许,病人需要,我愿意继续干下去。”陆再英说。(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蔡敏)
82岁的外科医生,至今仍工作在一线。出门诊、收病人,偶尔还会做手术。作为胃肠外科权威,他的医术早已全国闻名,不少人远道求医。而对于每一个普通病人,他则是个24小时都能找到的好大夫。他就是协和医院教授陈道达。
胃肠外科病房尽头的一间房,陈道达已住了30多年。一日三餐多是夫人来送饭。而他的家就在院内家属楼,可他还是想离病人更近点。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最容易找到的医生”。他正在病房看病人,对方是一名46岁来自赤壁的肠癌患者,刚开了刀,因为白细胞低不能化疗,得先用升白药。“今天这个药有没有反应?”“吃哪个药吐了?”陈道达问得十分仔细。
“陈医生每天都来病房看我,哪种药最合适,哪种伤害大,他都反复摸索。”一位患者说, “这样的教授还有什么让人不放心?”
科室凌燕医生介绍,陈教授现在每周一次门诊,半天要看20个病人,加号从不拒绝。他病房里收治了14个病人。每天8时准时查房,修改医嘱,有手术就上手术,术后又会到病房查房。工作状态跟年轻时比没什么不同。
最让人佩服的是,无论凌晨几点,哪个科室的医生找他,他都会立马起床赶到现场。这样的紧急状况每周都会遇到。(记者黄莹 通讯员张玮)
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马廉亭 带着6个支架每天7时查房雷打不动
“今天感觉怎样?耳朵里有没有嗡嗡声?”昨日上午,80岁的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马廉亭像往常一样,在病房里带队查房。听诊器的听筒放在一名患者肿大的右眼上,马廉亭边问病情边安抚患者。31岁的赵曰圆告诉记者,工作6年来,不知多少次这样跟着老军医查房。“每天早上7时雷打不动准时到科室,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大年初一,马主任都会照顾其他医生,来病房查房,从没中断”。
马廉亭认为,医学是注重临床经验的学科,不管是脑出血还是平日常见的发烧,这些都是表象,找到病因就需要从日常的查房开始,但现在不少年轻医生并不重视,其实并不好。
退休后,马廉亭依然每天来医院上班,虽然不再设门诊挂号,其实还是接诊不少病人,全是免费看病,来者不拒。看到家庭困难的患者,他会自掏腰包送给患者。没人知道,这位老人从1989年就患上了糖尿病,又有严重的心脏病,已植入6个支架。
作为国内神经外科创始人之一,马廉亭一生获得无数殊荣,但他对于身边人来说,就是个平易近人的老爷爷。在他言传身教下,科室成员都是随叫随到,以当“马家军”为荣。
(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李锐)
坚持为病患讲解用药方法的孙曾拯 晚上用的药会画上月亮标记
上周,记者在市一医院皮肤科看到,89岁高龄的孙曾拯的诊室外打了围,患者接龙似的进去。孙老把脉、问病、写病历,有条不紊,脸上的笑意和善亲切。
一名三四个月大的宝宝患了湿疹,脸上红了一大片。孙曾拯主动抱过宝宝,像护着自己孙儿似的,放在膝盖上仔细观察,然后轻轻掀起孩子衣角,查看肚皮上的红疹。宝宝在睡梦里,丝毫没有受到惊扰。孩子妈妈说,以前带宝宝看病,从没有医生会抱过去,这样仔细地看。
老一辈都知道,孙曾拯有个外号叫“孙皮肤”,是武汉看皮肤病的名家。孙曾拯看病有个习惯,开完药,会让患者拿药后再来一次,每种药怎么吃,他逐一讲解。这一习惯一直未改变。曾找孙曾拯看过病的胡先生介绍,碰到晚上用的药,孙教授还会画上月亮的标记。这么过细的医生很少见了。孙曾拯说:“当医生的,当然应该为病人讲清楚。”
1953年从医学院毕业,孙曾拯在武汉行医已有64年。孙曾拯的儿子孙树初说:“看了几十年的病,父亲好像从来不累,为患者解决了问题,他就高兴,患者没能救过来,他会自责很久。”
孙曾拯的父亲生前是江苏著名中医,他的4个子女也全部从医。三代行医,“心里装着患者”已成为承袭的家风。 (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喻锎 付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