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酒龄男子体内长出巨大痛风石

新浪湖北
关注吴先生是一位被酒相伴 20 余载的 “酒友”,每日几两白酒是他生活的标配。起初,偶尔发作的脚趾关节疼痛与轻微红肿,在他眼中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麻烦,稍作休息就能恢复。但岁月无情,疼痛愈发频繁,症状愈发严重。不仅脚趾关节苦不堪言,手指关节、膝关节等也相继 “沦陷”。更糟糕的是,关节周围渐渐冒出大小不一的肿块。近日,吴先生来到武汉市汉口医院就诊,经医院骨科诊断,这些正是痛风石。
痛风石如恶魔般不断生长,吴先生的生活也被搅得一团糟。关节活动日益受限,简单的握拳、走路都成了难以企及的事,正常工作与生活更是奢望。痛风石不定期发作时,剧痛让他彻夜难眠,生活满是煎熬。
骨科主任冯世波介绍,痛风石学名尿酸盐结晶沉积物,是痛风的典型症状。正常情况下,人体尿酸处于动态平衡,一部分源于自身细胞代谢,一部分来自食物中的嘌呤,主要经肾脏排泄,维持血液尿酸浓度稳定。但当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功能下降,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一旦血尿酸浓度持续高于 420μmol/L,尿酸便会析出微小晶体,在关节、软组织或器官内沉积,久而久之形成坚硬、无菌性的结节——痛风石。
酒精堪称痛风石形成的 “帮凶”,进入人体后,酒精在肝脏代谢,这一过程严重干扰尿酸正常代谢。一方面,它促使乳酸大量生成,乳酸抑制尿酸在肾脏排泄,使尿酸排出减少;另一方面,刺激肝脏合成更多尿酸,尿酸生成量激增。长期饮酒,血尿酸水平持续攀升,痛风石形成风险大大增加。长期饮酒者往往饮食习惯欠佳,偏爱海鲜、红肉、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这些食物本就会增加尿酸生成,再加上酒精的 “助攻”,无疑是火上浇油,加速痛风石的形成。
痛风石危害广泛且严重,它引发的剧烈疼痛与肿胀,严重阻碍关节活动,不少患者因它关节功能受限,甚至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尿酸盐晶体在肾脏沉积,可引发肾功能损害、肾结石,严重时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危及生命。此外,痛风石影响外貌,给患者带来沉重心理负担。
骨科主任冯世波提醒,预防痛风石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坚决戒酒。每日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尿酸排泄。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高尿酸血症患者,务必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规范治疗,按时服用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
倘若不幸已形成痛风石,也无需过度悲观。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药物通过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等,降低血尿酸水平,溶解痛风石。痛风急性发作期,可用药物缓解疼痛与炎症。较大或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痛风石,可能需手术切除。但要注意,手术无法根治痛风,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复发。
酒虽能带来一时欢愉,但健康才是生活的基石。别让贪杯成为健康的阻碍,从现在开始,守护自己与家人的健康,远离痛风石的威胁。 (通讯员:张力 张小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