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揭秘双相情感障碍的季节性密码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秋天,这个万物收获、色彩斑斓的季节,却也悄悄影响着一部分人的心绪。他们,正与双相情感障碍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季节变换,尤其是秋季,微妙地影响着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该如何以理解和关爱,与他们共渡情绪的秋波呢?

“秋天的落叶,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忧伤,但我也学会了用阅读和书写来安抚内心。”胡先生(化姓),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分享了他的故事。他说:“我自己也是名医生,我是学中医的,我父亲也是。我得这个病已经10多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感到每天很兴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觉得自己能力非凡,可以干很多大事,看见人就想上去打招呼,聊上几句。这种状态过了一段时间又会感觉心情很低落,尤其是当换季的时候,会突然什么都不想做,觉得生活好没意思,晚上经常睡不好觉,甚至有的时候都不想活了。”胡先生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心理康复科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经过住院治疗,目前病情稳定,并且培养出了许多兴趣爱好如书写、唱歌以及阅读等。通过自我探索和艺术表达,他在季节的变换中找到了自我疗愈的方式。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当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而当抑郁发作时,患者又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其临床表现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患者反复、交替、不规则情绪低落或者高涨呈现的同时,伴有注意力分散、轻率、高反应性、睡眠减少等紊乱症状。常伴随物质滥用、焦虑、强迫等表现。病情严重且在发作急性期可出现幻听、夸大妄想、被害妄想、罪恶妄想或紧张症状群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间歇期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相对正常,但会对大脑的功能造成损害,多次反复发作后会出现发作频率越快、病情越发复杂的情况。首次发作且经药物治疗临床缓解的患者,药物的维持治疗时间至少需6个月到1年;若为第二次发作,主张维持治疗3-5年;若为第三次发作,应长期维持治疗,甚至终身服药。

患者的内心世界如同四季更迭,时而如春日和煦,时而如冬日严寒。秋季,以其特有的温度变化、日照减少,成为影响患者情绪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秋季的环境变化,尤其是光照的减少,可能触发患者进入躁狂或抑郁的周期。

光照,是影响情绪变化的重要外部因素。秋季,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人体血清素水平降低,这一变化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发作有直接关联。血清素,作为“快乐激素”,其水平的波动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状态。当血清素水平下降,患者可能会经历情绪低落、动力减退等抑郁症状。

面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秋季的情绪波动,理解与支持尤为重要。家人、朋友以及社会应提供一个温暖、无压力的环境,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减轻季节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如心理动力学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等,也能有效帮助患者应对情绪的挑战。

秋日小贴士:情绪管理指南。保持户外活动:在秋天的阳光下散步,可以有效提升心情。规律生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有助于情绪稳定。专业帮助:当感觉情绪难以控制时,及时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指导。

秋天,不仅是一个季节的更迭,也是情绪的微妙变化。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理解季节与情绪之间的关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及来自周围人的理解与支持,都是共渡情绪秋波的关键。让我们携手,为每一位患者点亮心中的秋日阳光。(通讯员:詹子俊 赵华 董汉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