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啃”空脊柱,专家巧移髂骨让患者挺直腰杆

新浪湖北
关注(通讯员邹阳 吴雁清 袁宝)提到结核,人们常常联想到的是肺结核。然而,结核杆菌的侵害范围远不止于此,它同样能感染脊柱,造成脊柱结构破坏,出现病变部位的疼痛及畸形。近日,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的脊柱外科团队,成功为一位76岁的腰椎脊柱结核患者实施了精细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及神经症状改善,现已康复出院。

(管床医生王小阵帮助患者佩戴腰部支具)
今年1月底,张奶奶(化名)因持续腰背部疼痛前往医院寻求治疗。据了解,两年来,她在弯腰和坐起时都感到明显的腰背部疼痛。但近期病情急剧恶化,疼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且出现右下肢乏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经过当地医院仔细检查,张奶奶被诊断为L1椎体骨折并骨质破坏。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张奶奶的家人倍感担忧,迅速将她转至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到院后,脊柱外科二病区鲁齐林主任为张奶奶检查后发现她脊柱后凸畸形明显,进展性出现明显神经症状。入院后,结合血液样本、CT+三维重建及增强核磁共振,最终她被诊断为脊柱结核病。从CT上可看到张奶奶的L1椎体破坏较重,存在较大部分的缺损……竟然是被结核杆菌“啃”完了,腰部基本没有支撑能力。
“脊柱结核是结核杆菌通过血液到椎体,从而引起椎体感染。被感染的椎体渐渐被结核细菌破坏,形成冷脓肿,并出现中医所描述的“胸背隐痛、盗汗低热”等症状。在整个脊柱中,胸椎、腰椎结核发生率最高,颈椎结核较少见”,鲁齐林主任介绍道。
脊柱结核罹患者多为高龄、免疫力低下人群。早期发现且积极给予抗结核药物等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因致病菌破坏范围广,当出现脊柱畸形或(和)神经损伤等症状,则需考虑手术。张奶奶当前手术指征明确,但高龄、贫血、骨质疏松等问题让治疗变得棘手。
“只有精准诊断、彻底刮除病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同时配合术后长时间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鲁齐林主任、竺义亮主任团队为帮张奶奶重新站起来,提高生活质量,制定了精细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中,鲁主任根据术前CT测量病变椎体的高度,先从髂骨处取出移植骨折块。然后处理病变椎体,彻底清除病灶处脓肿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反复使用双氧水与生理盐水冲洗病灶,将髂骨块放置骨缺损处,同时将抗结核药物放置骨缺损区域,然后使用钉棒系统矫正后凸畸形及固定脊柱、适时置管冲洗。
“手术过程中把被结核破坏的脊柱清除以后,会有一段大的缺损,所以我们取患者自体髂骨移植至此,这样可以促进两节椎体更好、更快地融合为一体。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的费用。”鲁主任说道。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张奶奶的炎症指标很快降低,逐渐恢复正常;术后1周腰部CT及MRI可见自体移植髂骨位置良好,结核病灶清除彻底,受压神经已解除。
鲁齐林、竺义亮主任提醒,当前脊柱结核不应被忽视。患者若出现发热、消瘦、腰背疼痛等症状,应及早就医检查。早期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控制病情,若出现严重骨破坏或神经症状,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