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龙在武当系列报道之二:走进武当博物馆 看文物中的“龙”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武当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物驰名中外。特别是明朝帝王曾御制数以万计的金、银、铜、铁、玉、瓷、木、石、泥等质地的神像、供器奉安到这里,为全国名山所罕见,武当山被誉为一座珍贵而丰富的道教文物宝库。

在武当博物馆,除了国家一级文物金龙外,还展陈了数十件龙元素相关的文物,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雕、石雕、刺绣服饰等多种门类,向公众展示了武当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武当博物馆道教简史厅内,有一件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赐武当山南岩宫的玄天上帝圣牌,艺术价值极高。圣牌通高99.5厘米,圣牌分额、身、须弥座三部分,瓷质釉色为五色,以黄绿蓝为主色,素雅大气,称“素三色”。

武当博物馆馆员刘实介绍,整座圣牌有七部分组成,上部五件、底座二件,底座呈束腰须弥座形。圣牌下部饰双凤朝阳,双风呈展翅翱翔云天状,中间牌位蓝地白字,楷书“武当山玄天上帝圣牌”九字,端庄典雅。“两侧饰四条腾龙于瑞云之中,上部饰以坐龙图案,犹如“玄”字,形成五龙捧圣,寓意真武修真于南岩宫,在南岩宫飞升崖经五龙捧圣得道成仙。”刘实说。

在武当博物馆,还有一件明永乐11年的漆木雕金圣旨牌,这是皇帝勅喻武当山的圣旨,是武当山现存的三通木雕饰金圣旨牌中保存最完好、最考究的一件。

圣旨牌通高129.5厘米,宽113.2厘米,做工考究,工艺精湛。据考证,制作此圣旨牌需要83道工序。底版均为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制作,边框为杉木。边框四周刻有九条行龙,圣旨内容与纹饰皆由漆金工艺做成,规格之高,是武当山遗存的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抱鼓石是原武当山周府庵建筑构件,通高85厘米,通宽143厘米,为明代时期石刻构件。武当博物馆馆员刘芳介绍,抱鼓石是指桥面或台阶两端栏杆尽头的栏板石,常雕刻成麒麟、坐龙、狮子、狻猊等状,统称为靠山兽或靠山狮子、靠山麒麟等。“该抱鼓石除了雕刻有降龙纹外,还刻意雕刻了一头大象,并且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大象的鼻子卷成石鼓形,形象十分可爱,是雕刻中的精品。”

记者从武当博物馆了解到,除了玄天上帝圣牌、武当抱鼓石、石雕升降龙照壁盒子,馆内还有多件“龙”元素文物,包括铜铸鎏金玄天上帝坐像、火龙神造像、令旗、道教法衣等。据了解,武当山被誉为道教第一名山,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唐末武当山被列为道教72福地之一。在明代达到鼎盛,30万军民、工匠大修武当,不仅将其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皇家道观”,同时也为武当山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