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心脏搭桥10年后再次“罢工”

新浪湖北
关注80岁的李爹爹10年前因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无法置入支架,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不料10年后,搭桥的桥血管也堵了,心脏再次“罢工”,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通过介入手术将“生命线”打通,李爹爹的心脏功能得到极大恢复。
李爹爹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10年前因反复心绞痛入院,检查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行外科搭桥手术后,症状明显消失。
最近半年,李爹爹在活动后偶尔会感觉胸部隐隐闷痛。11月以来,疼痛发作的频率明显增加,“感觉心脏像是10年前那样难受。”听到李爹爹这样说,11月24日,家人急忙带他到市六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接诊医生检查发现李爹爹血肌钙蛋白升高,入院后进一步行冠脉CTA提示,桥血管严重狭窄。考虑到李爹爹年龄大,进行第二次开胸再次搭桥风险极大,单纯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为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经充分评估及准备,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刘波决定为李爹爹进行静脉桥血管支架植入术。
桥血管作为人工移植血管,其组织特点薄、弹性差,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凭借高超技艺和丰富经验,刘波主任带领介入团队一步步精细操作,巧妙规避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顺利将支架不偏不倚地送至桥血管狭窄处并完美扩张,桥血管血流立刻恢复正常,心脏重新获得了供血,术后李爹爹心脏不适症状完全消失。
刘波主任提醒,无论是搭桥还是支架,手术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桥血管狭窄可发生于搭桥几个月之后的任意时间,通常表现为再次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如稳定性心绞痛,甚至少部分病人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
因此,任何心脏手术术后都需要进行系统规范的心脏康复。患者个人的遗传问题、饮食习惯、自身合并的其他疾病、术后用药、运动情况、是否完全戒烟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术后效果及疾病进展。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对冠心病患者都极其重要。心脏术后患者一旦再次出现心绞痛等不适症状,应务必尽快就医,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