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文化和旅游(文物)局长会议召开

新浪湖北
关注2月17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文物)局长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度全省文旅工作,谋划了未来5年文旅工作,部署了2023年度重点工作。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黄石市、荆门市、随州市、恩施州文化和旅游(文物)局作交流发言。

会议总结了2022年全省文旅工作成果。一是旅游业保持了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通过高效统筹努力让企业活下来,争取省委省政府统筹7.63亿元财政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延期、展期、降息等定向帮扶措施,全年为企业办理续贷293.71亿元、延期还本付息62.35亿元。在最艰难时期,我省旅行社企业数量不降反升,文旅重点项目招商超千亿元。
用力用智让市场火起来,抓住疫情防控的每个“窗口期”,全省联动开展300多场促销活动,直接带动旅游消费近10亿元,在精准政策的有力保障和精彩活动的持续刺激下,全省文旅行业实现从“活下来”到“火起来”的恢复发展。
用功用勤让后劲强起来,全省346个续建项目在2022年初全部复工,2022年新招商亿元以上项目58个、投资金额1043亿元。全国首个宇宙探索主题乐园襄阳奇幻谷、荆门园博园、黄石东昌阁、仙桃荆楚云天海世界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建成开放。武汉市获得“中国夜游名城称号”,入选国务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领域”督查激励城市。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恢复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二是在坚持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实现了文旅事业繁荣发展的全新高度。一批文艺精品在全国叫响。京剧《母亲》获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歌剧《天使日记》获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表演唱《阳台的花儿开了》、湖北小曲《鹤归来》获第十九届群星奖,获奖数量全国第二;杂技《扬帆追梦·浪船》获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
文物考古发掘成果惊艳世界,“第三枚郧县人头骨化石”重大发现冲上2022年国际十大考古新闻榜首。孝感云梦郑家湖墓地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增荆门屈家岭、潜江龙湾两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省数量达4处,居全国第三。创新承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获国家文物局书面表扬。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冈市博物馆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天门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效显著。
非遗名录再添世界级项目,我省恩施玉露茶、宜昌长盛川青砖茶、咸宁赤壁赵李桥砖茶三个项目参与的“中国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在全国地位显著提升,襄阳、黄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效获文旅部通报表扬,武汉文旅志愿服务总队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秭归“文润乡土”、湖北省图书馆“光明阅读”两个目项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
会议谋划了未来五年文化和旅游工作总体思路,即围绕一个定位、发挥两个作用、抓好三大板块、实施四项工程、实现三大目标。一个定位,即争当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排头兵。两个作用,即要充分文化的引领作用和旅游的引擎作用。三大板块,即要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个方面全面布局。四项工程,即品牌创建提升工程、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形象宣传推广工程、人才锻造培养工程。三大目标,即将湖北打造成为“全国文化创新高地”“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万亿元产业”。
会议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
一是以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决铸牢忠诚之魂。持续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好各类主题创作、展演展播展示活动,用最接地气、最受群众喜爱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出来、唱出来、演出来,使其“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发全省人民团结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二是推动艺术精品创作再取突破。以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为举措,加强观照现实、反映现实、讴歌时代的现实主义题材艺术创作,力争推出一批展现中国精神、时代气象、荆楚风格,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
三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迈上新的台阶。深入贯彻全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培育和擦亮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是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总揽,举办长江文化主题论坛、长江文明大展、万里长江行等重大活动,实施一批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和重大课题研究,更好地推动荆楚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是持续推动文旅行业全面恢复。以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活动为抓手,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用好用足现有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今年面临的新问题,帮助旅游企业尽快恢复元气。
六是加快抢占文旅产业发展制高点。以“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年”为依托,加快新签约项目的转化落地、新建续建项目的投产达效,发挥好重大文旅项目的带动作用,争取落地一批示范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创建一批国家级文旅品牌,打造一批科技赋能的新型文旅项目,抢占文旅新赛道和制高点。
七是推动文旅市场有序发展。以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为举措,将推行旅游企业“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一业一证”改革;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八是构建全新宣传推广格局。以打造文旅宣传矩阵为重点,组织赴全国各主要客源地开展促销活动,利用“荆楚文化走世界”“五洲游客聚湖北”等品牌活动和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向全世界进行宣传推介。打造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矩阵,不断提升湖北文旅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九是以承办全国重大会议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示湖北文旅高光时刻。今年将创新办好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承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成果展演、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会演、全国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总决赛等10多项全国性重大活动和会议,我省将并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推动各项工作整体迈上新的台阶。
十是以清廉机关建设为目标,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级提升工程,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切实提升基层组织力。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加大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度,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切实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