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如何巧妙应对低血糖?

新浪湖北
关注提起低血糖,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定是印象最为深刻。那么,什么是低血糖呢?
首先要明确低血糖的定义: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了;
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下低血糖症,低血糖与低血糖反应的区别,简单的说:低血糖症:血糖低,有症状;低血糖:血糖低,有或无症状;低血糖反应:有症状,有或无血糖低;
接着我们看看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的对脑组织的影响最大。脑没有糖原储备,不能利用游离脂肪酸,且酮体生成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依赖于血糖。即使是低血糖时,中枢神经每小时仍需要葡萄糖。
说到这,大家一定对低血糖感到恐惧吧!其实人体是对低血糖有预警的,低血糖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一下症状:心动过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增高等。
而低血糖的反应也可分为三度;轻度:仅有饥饿感,可伴一过性出汗、心悸,可自行缓解。中度:心悸、出汗、饥饿明显,有时可发生手抖、头昏,需补充含糖食物方可纠正。重度:是在中度低血糖症状的基础上出现中枢神经供能不足的表现,如嗜睡、意识(认人、认方向)障碍、胡言乱语、甚至昏迷,死亡。
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低血糖?
消除症状;同时避免低血糖后的高血糖。补充吸收快的含糖食品如含糖饮料、糖果、饼干、点心馒头等,量不宜多,饮料50-100ml,糖果2-3个,饼干2-3块,点心1个,馒头半两-1两。低血糖时不宜喝牛奶,无糖巧克力、瘦肉等以蛋白质、脂肪为主的食品。有意识障碍者或口服食品受限者:静脉输入葡萄糖液体。
有些人仍然会心生疑虑,那么如何预防低血糖呢?
1、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餐,保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入量。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禁忌空腹时饮酒。
2、运动方面。避免早晨空腹运动。一般在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保持运动量适当、恒定。
3、安全用药。按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肾功能不全患者口服降糖药要遵从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老年患者不宜服用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物。
4、自我监测。如果是糖尿病人,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能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
5、随身携带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诊断、电话、用药等),它提供了糖尿病急救有关的重要信息,使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
另外,仍需要查明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摄入不足:饥饿、重度营养不良、消化道疾病、单糖转换为葡萄糖不足;还是因为消耗过多:剧烈运动、发热、重度腹泻、肾性糖尿、恶性肿瘤;有没有糖原分解与糖异生不足的问题:肝病、糖原累积症、升糖激素缺乏;最后还要看看有没有糖原合成或转换为非糖物质增多的原因,或降血糖激素分泌过多:胰岛细胞瘤、降糖药物过量等等原因;进行对因治疗,从而起到全面预防的作用。
最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祝大家可以远离低血糖,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通讯员 刘梦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