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国式快意人生

综合
关注谁是武汉人?
一座大江大湖的城
一群活得痛快的人

刘亦菲,生于武汉的影视演员
武汉的「热度」一直蛮高。
一份2021年国际影响力报告中,
武汉的海外网络传播量排全国第3,
Google、Tiktok热搜度仅次于北京、上海;
疫情报道之外,武汉经济、美食也很刷屏。
在国内,武汉也足够热,
近5年,年均微博热搜37.5次,
武汉的江、武汉的桥、武大樱花、
黄鹤楼、热干面、体坛明星、英雄之城……
武汉的名气
就像他的天气和脾气
——超级火爆!

摄影©陶进
武汉,中国江城
长江、汉江切割出武汉三镇格局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武汉,百湖之市
165条江河、166片湖泊、6座国家级湿地公园
让武汉江湖纵横、润泽万物
▼

▲“165条江河”按境内5公里以上河流统计 摄影©Frozen影像
武汉,九省通衢
全国水陆空三栖黄金大通道,
平均每17个中国人,就有1个来过武汉
▼

▲ 11座跨长江大桥、10座跨汉江大桥,将武汉两江四岸紧密串联。摄影©陶进
武汉,全球「热」城
海外网络传播力全国TOP3
中国最热搜城市之一
▼

▲ 信息来源《2021中国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日报网、光明网等联合发布 制图©时差岛
在外地人眼里,
武汉人是中国的狮子座。
像一首流行歌《易燃易爆炸》
很燃💪,但也不乏浪漫。
除了酷热的天气,武汉人嗓门大、性格直,第一印象常常是硬邦邦、火辣辣的。
除非相处熟了,你才能慢慢喜欢武汉,体会他骨子里的一种楚人的酷劲儿和大浪漫。这种浪漫,绝非小清新,而是人类最真实的感性冲动、是旺盛而怒放的生命活力。
武汉,骨子里的大浪漫
11000株樱树的武汉大学、东湖樱园
让武汉春天年年刷屏
▼

摄影©Frozen影像
武汉,中国人滚烫的浪漫
在时差岛眼里,
武汉最大的魅力恰恰在于:
这是一座「不装」的城市。
武汉人的「快意」,
在于热血少年气和真性情,
要活,就快活;要玩,就痛快;
要争,就拼命;要爱,就酷爱。
武汉人活得很真实,
不做作、不谄媚、不撒娇、不弄腔调,
不太在意别人眼里的所谓「人设」,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快意的武汉人,
有中国人稀缺的一种个性:真实的自我。

▲ 武汉在抖音、微博、知乎上的高频词汇。制图©时差岛
时差岛深访武汉1个月,
创作拍摄《100幅武汉人物肖像》
尝试探寻这样一些问题:
什么是武汉的「滚烫江湖」;
什么是武汉人的「快意人生」;
什么是他们追求的物质生活;
什么又是他们迥异的精神享乐。
13岁的伏明霞,武汉人
奥运会史上最年轻冠军
▼

时差岛走进武汉
凝视武汉人的群体画像
武汉,中国的「中」
从中国地图上看
武汉不是绝对中心位置,
却是中国人文地理的交锋点。
如果把中国省份分成三个环,
三环是边境省,二环是与边境省接壤的省;
一环是与边境省不接壤的湖北,全国唯一。
武汉,就是中国「一环」的CBD。
武汉,中国一环
▼

制图© 时差岛
因此,武汉占尽了「中」的便利。
地理上,武汉深居华中地区腹地;
文化上,荆楚文化是南北交锋点;
经济上,武汉是长江经济带的中游;
交通上,武汉是全国水陆两栖枢纽;
人口上,武汉是五湖四海的汇聚地。
武汉≈「华中」
地理、文化、经济、交通
武汉都是中国的十字交叉点
▼

制图©贾世琪 | 时差岛
武汉人的汇聚轨迹
也是东西南北——中
最早的武汉人来自五湖四海,
明清时就成为中国最大移民城市之一,
「此地往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
90%是移民,10%是土著。

▲ 1000个武汉人的祖籍大概率是35%江西人、20%湖北黄陂、孝感人;其次是江浙、湖南、河南、东北……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有。制图©贾世琪 | 时差岛
因此,武汉方言南北杂糅,
武汉人的性格也融合了
北方人的豪爽与南方人的灵活;
「半南半北,有东有西」。
全国基因大混血,
让武汉美女「楚楚」动人。
一份《中国美女城市排行榜》,
武汉姑娘颜值排全国TOP4,
仅次于哈尔滨、重庆、成都,
且以性格爽厉的「大女人」著称,
不是小花旦而是大青衣。
张冰卉 20岁
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地名上,武汉也很「正」。
我国华中地区有三个中原大省,
只有武汉敢用「汉」「中」取名:
华中、中南、汉江、汉口、
汉阳、汉街、江汉路、汉绣、汉剧……
仿佛名正言顺地,成了中国代言人。
耿丽亚,36岁
汉剧80后传承人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周古月,31岁
武汉当地媒体《HANS汉声》主编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大武汉,滚烫的大江湖
从卫星地图上看,
整个武汉很像个「大」字。
前辈人都会说「哦,大武汉!」
武汉也确实是中国近代除了「大上海」外,
唯一被冠以「大」字头的城市。
俯瞰武汉
一个霸气的「大」字
长江是中轴线,左边汉口、汉阳,右边武昌
▼

制图©贾世琪 | 时差岛
相比北上广深和重庆,
其实武汉面积不算超级大,
武汉的「大」,除了大江大河大湖泊,
更是大英雄、大革命、大文豪、大站台。
「大武汉」,大的是江湖气度。
「武汉江湖图」
武汉是全国淡水最丰富的大城市之一
▼

▲165条江河日夜奔流(5公里以上河流)、166处湖泊星罗棋布,466座山峰层峦叠嶂,构成了武汉自然江湖 制图©贾世琪 | 时差岛
这种大气度,
来自两个江湖的撑腰:
一个自然江湖,一个人文江湖。
论自然江湖,
武汉是全中国最「水」的城市。
165条江河、166片湖泊,
中国第一大江长江、长江最长支流汉江、
中国第一大、第二大城中湖都齐聚武汉,
人均水流量是全国平均值的40倍。
武汉东湖
中国第二大城中湖,面积≈4个西湖
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汤逊湖也在武汉,面积≈7.5个西湖
▼

大武汉更是一个人文江湖,
自古,它就愿做天下人的码头。
千年的英雄、美人、才子、渔夫、商贩;
全国的人流、货流、现金流、思想潮流……
汇聚在武汉,成为一个中国大通道。
俞伯牙奏《高山流水》的古琴台;
三国孙权始修的黄鹤楼,
崔颢、李白、孟浩然、白居易、
陆游、岳飞、朱元璋、张之洞……
一幕幕千古绝唱在武汉激荡上演。
武汉黄鹤楼
中国大文豪偏爱的网红打卡地
▼

摄影© 汪常青
整个中国近代史,
哪一个城市比武汉更热火朝天?
哪一个城市比武汉更革命更豪侠?
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著名人物,
无一不在武汉这个大舞台转场,
他们未必一辈子都待在这里,
却都把人生最滚烫的一页留在了武汉。
河北人张之洞,在武汉18年,
干了当时中国最惊世骇俗的大事情:
开办汉阳铁厂、湖北兵工厂、自强学堂,
——被西方称为「中国觉醒」。
武汉江汉关
英国人修建,所有建筑材料都是进口
唯独正面三个汉字必须中国人手写
▼

1910年,时任湖北教育厅厅长、武汉人宗彝手书「江汉关」三字。摄影©视觉中国
湖北黄冈人李四光骑驴寻珞珈山,
才有「中国最美大学」武汉大学,
成就与牛津、北大齐名的黄金时代。
詹天佑是广东人,唯一故居在武汉;
宋庆龄在武汉留下一生参政最高峰;
青年叶挺将军第一次打胜仗在武汉;
晚年毛泽东除了北京,在武汉居住时间最长。
国立武汉大学
公认的「中国最美大学」
开创中国现代教育先河之地
▼

▲ 武大最著名的老建筑群始建于1920年代,美国建筑师凯尔斯主持设计。摄影©田春雨
武汉,中国革命的大舞台。
它是一条横亘时空的巨流河,
家国情怀、人生使命都来得格外滚烫,
让武汉一再成为中国最刚烈的革命地。
从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武昌起义,到北伐战争,再到解放战争……这是一片被青春热血和生命浸透的土壤。
遍布武汉的无数纪念碑,
就是这座城市的大地风景
—— 江风浩荡,随地是英魂。
辛亥革命博物院
推翻清朝的武昌起义在此打响
▼

▲ 鄂军都督府旧址,始建于1909年,武昌起义指挥所。今更名辛亥革命博物院。 摄影© 田春雨
因此,武汉人
很早就有了国际视野。
20世纪初,武汉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民国时期,武汉甚至当过7个月战时首都,
武汉人很早就见过大世面,链接了西方文明,
所以活得开阔,有热血,懂担当。
[武汉名人堂]
自然的江湖、商贸的江湖
人才的江湖,革新的江湖
▼



制图©贾世琪 | 时差岛
今天的新武汉人
依然保持这种流动性。
它是中国人口流动最多的城市,
每年有350万人从全国各地而来,
2021年常住人口净增120万,全国第一!
甩出第二名成都、第三名杭州5倍之遥。
胡玉洁,19岁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今天武汉铁路客流量、货运量都全国第一。
600多次列车,每年发送旅客8125.9万,
平均每17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从武汉路过。
张革,55岁
武汉港口滚装船船长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所以武汉人的方向感,
不是根据东南西北,而是江水流动。
「过」是老武汉人的日常高频用语,
凡事爱讲「过」,过江,过早,过命。
一波波新武汉人,坐着高速快车火热「过场」。
吴正祥 64岁
收集2000块武汉老路牌&门牌
被称为「老武汉的活地图」
▼


▲武汉动车编组站,一百多组高铁列车整齐排列,犹如一艘陆地航母 摄影©视觉中国
武汉人,快意的人生
气候上武汉大冷大热;江湖蒸腾,热量爆表,
性格上武汉人也大开大合。
于是,武汉人养成了
一条万能「江湖生存法则」:
万事「图个痛快」。
快意的武汉人
创造了一种独有的生活美学:
自在穿行于人间烟火,
在江湖中挥洒快意人生。
武汉人玩水有100种姿势
▼

摄影©宁波
夏天,就要痛快地玩水,
玩水,就要痛快地脱光。
每年7月炎炎夏日,
横渡长江是每个老武汉的梦想,
跳东湖则是武汉青年的「街舞场」。
老汉们赤膊光膀子,紧绷三角裤猛扎入水;
年轻人则各种cosplay,从2米高台跳入东湖。

▲ 长江大桥下玩水的武汉市民。摄影©宁波
没有哪个城市像武汉,
把玩水当作命里天大的事。
难怪武汉多世界跳水冠军:
中国跳水队总教练周继红、
奥运冠军伏明霞、胡佳都是武汉人。
吴智强 33岁
「东湖造浪」发起人
「东湖属于每个武汉人。」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胡先福 53岁
湖北桨板联盟龙灯堤桨板队队长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办事,武汉人痛快!
武汉人是中国的狮子座,
性格火辣、直爽、仗义、热血,
也爱恨分明,不装腔作势,不藏着掖着。
中国网坛一姐李娜,敢当着全球直播冲老公发飙,最终夺得大满贯;易中天也因太直言而被说成是《百家骂坛》,于是点燃了国学潮;女足王霜、作家池莉、演员徐帆……哪个不是响亮的角儿。
李娜,武汉网球名将
亚洲首位女子大满贯单打冠军
典型的武汉性格:直爽、火爆、韧劲儿
王霜,中国女足球员
新一代铿锵玫瑰头号球星
▼

易中天,作家
武汉大学毕业,是湖南人
风格却很武汉:爱讲大实话
▼

过日子,武汉人活得自在
香港美食家蔡澜到武汉「过早」,
感慨武汉是中国早餐之都:
包装不好看,但样式多,价格实惠。
热干面,不要汤汤水水,端着吃、走着吃,
麻利实惠到了一种极致。
浓重的市井烟火气里,
装着这座硬汉城市的良心。
罗思偲 31岁
罗氏热干牛肉面创始人
武汉第二届热干面大赛冠军
▼


▲ 武汉户部巷早餐价格亲民,百种样式,热干面5元、三鲜豆皮6元,生煎包3元4个,烧麦5元4个。。。平均消费10元就可换回一顿满足。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摄影©樊辉
曾先华 69岁
武昌得胜桥菜市场摊主
▼

摄影©宁波
武汉人的幸福感
在风靡中国的早餐文化和宵夜江湖
▼

▲武汉盛产好吃佬,口味兼收并蓄,甜也可,咸也可,辣也可,酸也可。早上吃热干面,晚上三五成群克撮虾子。 制图©贾世琪 | 时差岛
面对生死,武汉人也不服输!
江湖给了武汉人多少甜头,
就同样给了他们多少噩梦。
看武汉人类史,就是一整部
与命运死磕、人进水退的江湖战斗史,
近1500年,武汉遭受长江水灾200多次。
糖糖 10岁
武汉某小学四年级学生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大江大河,潮起潮落,
磨炼了武汉人不服输的精神。
老话说武汉佬是九头鸟,有九条命,
寓意生命力强,大难不死。
2020年初,新冠疫情最先肆虐武汉,
武汉人经受住了封城、生死考验,
最终硬扛到底,成就了英雄之城。
武汉,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
但娜娜 38岁
武汉同济医院助产士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武汉人,滚烫的青春
千年武汉,一座青年之城。
此话不虚浮,
作为中部最强的「高教之城」,
武汉是全世界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
教育与人才,是武汉的硬核竞争力。
杨庭瑞 21岁
武汉大学 艺术学院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时差岛团队这次去武汉,
印象最深刻的是:年轻人真多,
准确说,学生真多。
今日武汉拥有84所高校,
百年以上历史的大学就有5家,
在校大学生最多时有130余万,
高等教育资源仅次于北京。
10个武汉人当中,就有1个是大学生,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青春城」。
武汉大学2021年毕业典礼
▼

摄影©田春雨
戴建业 63岁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全网500万粉丝的「国民教授」
▼

让青春留汉不留憾
为了留住优秀年轻人,
武汉不遗余力和北上广深杭抢人,
出台「百万人才留汉」政策。
三大抢人狠招,体现武汉人的实惠:
①毕业生落户②优厚工资保障③买房/租房便宜!
黄志辉&小汝
毕业后留武汉工作的杭州人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武汉留人政策立竿见影,
越来越多青年才俊落户武汉。
近几年,人才从超一线城市回流武汉,已成新趋势。
截至2021年,武汉4年新增139.4万留汉大学毕业生,其中落户64.4万人。武汉也成为「海归创业」选择城市的五强之一。
薛而嘉,19岁
武汉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制图©韩丹 | 时差岛
新武汉人,给武汉带来新鲜血液。
近几年,小米、华为、小鹏汽车、中国三峡集团等头部企业纷纷重仓武汉,建第二总部、研发中心,或者干脆将总部迁至武汉,这也成为武汉吸引人才的另一「法宝」。
高新产业发展的武汉光谷科技园,
集结了168万人才,平均年龄仅37.5岁。
汪媛媛,26岁
武汉光谷科技园的年轻白领
▼


▲ 武汉光谷广场 摄影©陶进
武汉年轻人的
热血故事也不断上热搜。
年轻人搞大地测绘,全亚洲第一;
武大学生自研火箭,全国高校首例;
「武汉造」新冠灭活疫苗服务全球抗疫;
武汉中建三局,承建了世界50%摩天高楼,
且工程师群体在全世界都是最年轻的……
谁拥有年轻人,谁就拥有未来。
凭青春风暴上热搜,是武汉的荣耀。
胡文琦,16岁
湖北武汉,高二学生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新武汉人,骨子里很摇滚
也幸亏有了年轻人,
让武汉猛然多了一股新锐酷劲儿。
武汉人骨子里很摇滚。

▲ 武汉本土嘻哈音乐盛宴「富秋电音节」 摄影©宁波
它是街头文化之城:
摇滚、说唱、街舞、涂鸦、滑板、跑酷……
巨大的包容性,让「非主流」也能主流生长。
在中国摇滚乐最黄金年代,
武汉独立音乐从全国脱颖而出,
全国音乐酒吧票房,除了北京,属武汉最旺。
彭坦 武汉歌手
摇滚乐队「达达乐队」主唱
▼

中国最早的朋克乐队之一
「生命之饼」诞生于武汉,鼓手朱宁说:
这是一个朋克城市,有我们停不了的摇滚梦。
朱宁 50岁
川籍新武汉人
前摇滚乐队「生命之饼」鼓手
武汉著名音乐酒吧 VOX 创始人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房东的猫》
校园乐队王心怡&吴佩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
▼

武汉摇滚乐队「Chinese Football」
吉他王博、主唱徐波、鼓手郑紫莉、贝斯李立鑫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在武汉,涂鸦能与这座城共存。
中国最早一批玩涂鸦的黄睿说,
武汉实在是全国涂鸦人最幸福的地方,
只有在武汉,我能与城管做朋友,
没有举报,没有追跑。
黄睿 武汉涂鸦艺术家
人称「中国涂鸦教父」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GAN 武汉涂鸦艺术家
武汉2KM涂鸦团队创始人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恶童 说唱歌手
武汉嘻哈厂牌「长江FLOW」CEO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陈智明 街舞者
武汉「九头鸟」街舞团队队长
中国街舞骨灰级元老
▼

▲ 「九头鸟」团队成员(从左至右):谌叶强、陈智明、刘纵横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武汉普通市民也有着「非主流」精神。
大学生敢穿、敢潮、敢玩,
上班族穿得和大学生一样,
一副「我懒得管你,你也莫管我」的架势,
这是武汉才有的文化张力。
许铃童 16岁
汉口黎黄陂路街头的武汉学生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PP 21岁
中南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学院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橙子和沃夫
屋屋WOOplan文化品牌主理人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酷」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如果说朋克精神是叛逆和个性,
武汉无疑是最具朋克气质的城:
把车开得飞快的公交司机、泼辣又情深义重的女店主、70岁老年摇滚乐队、敢挑战权威的大学教授……武汉人仿佛自带摇滚属性,与年龄无关。
李斌 58岁
公司普通职员 摇滚老炮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武汉南湖帅哥模特队成员
▼

摄影© HANS
吉庆街街头架子鼓阿姨
▼

摄影©黄大头 | HANS
文艺电影也热衷在武汉取景:
《人在囧途》《黄金时代》《浮城谜事》《万箭穿心》《南方车站的聚会》《江城夏日》……导演娄烨尤其迷恋这潮湿的江城,「复杂的故事」会在此发生。2022年百花奖落户武汉,让它成为中国唯一的金鸡、百花双奖之城。
这是一个有劲儿的城市,
它要把滚烫的人生进行到底。
《100个武汉人肖像》
请点击缩略图欣赏大图
▼






























武汉,敬你是一座「真」城
武汉,一眼3500年。
这座城市见过热血,见过战火,
见过繁华排场,更见过大世面……
让武汉人活得开阔、不装。
用武汉作家池莉的话说—— 武汉这地方就是这么江湖,散漫,任性,侠义,火气大,兵气重,五湖四海,千人千面,江湖肝胆游侠心肠!
许恩熙 19岁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学生
▼

摄影©白雪松 | 时差岛
而这千人千面,
又归于一个字:真。
真人真城,
就像武汉风味鸭脖子,简单却有嚼头,
就像毫不掩饰欲望的小说《有了快感你就喊》。
日本导演竹内亮
《武汉,好久不见》电影剧照
▼

武汉人,不装。
热烈不装,温柔不装,
文艺不装,穷不装,富不装。
这是一种很可贵的状态,
是真正的「个性」之城。
所以,即便气候有时不宜人,
本地人和过客们却仍只念武汉的好:
「人生若再来一遍,我仍愿与他有关,过一段滚烫的人生」。
窦文涛说,我这辈子最好的住所是武大樱顶;
雷军说,在武汉我经历了人生电光火石的一瞬间,
有了要建一家世界一流公司的梦想。
一座城的痛快尽兴,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成为最生猛的吸引力——让年轻人更有认同感,愿意留下来,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颗颗滚烫真实的细胞。
武汉,人生真实痛快!

豁出去吧!
愿你我都能像武汉人一般,
活出自己的滚烫人生。
- END -
文 | 宁听
吴丹丹 拉里
肖像摄影 | 白雪松
徐蒙 吴丹丹 梁化迪
设计&特效 | 贾世琪 韩丹 刘兵 赵继成
图片编辑 | 王晓辉 唐欣悦
特别鸣谢 | HANS汉声 武汉大学印刷摄影协会
© 时差岛 出品
感谢本次肖像创作中出镜的每一位武汉人
来源:时差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