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税收助力热干面“复工”:江城手艺人端稳“这碗面”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应该没有武汉人不喜欢吃热干面吧。”上午10点,武昌粮道街的赵师傅油饼包烧麦门前早已排起了队。武汉人任喆和他的朋友,点了热干面和包烧麦,就在店外的小凳上吃了起来。周边,还有不少食客,捧着热干面,或是站着吃,或是蹲着吃……

“应该没有武汉人不喜欢吃热干面吧。”上午10点,武昌粮道街的赵师傅油饼包烧麦门前早已排起了队。武汉人任喆和他的朋友,点了热干面和包烧麦,就在店外的小凳上吃了起来。周边,还有不少食客,捧着热干面,或是站着吃,或是蹲着吃……

热干面“醒”了,汉味“过早”又回来了。“我带着一群下岗姐妹,一起经营这家店都十几年了。”小吃店老板赵有芝边说边笑,处处透着武汉人的爽气和热情,“停业3个月,亏了不少,但税不用交了,姐妹们一个也没少。”从“六稳”到“六保”,武汉餐饮业复苏带动着江城手艺人再端“饭碗”。“信心又回来了。”赵有芝说。

一分税不用交 网红店员工不减

粮道街的赵师傅油饼包烧麦是一家网红店,主营油饼包烧麦、红油热干面等三四种小吃。门匾上挂着湖北经视、武汉广播电视台“特别推荐”的牌子。“慕名而来。上次来正是过早的时段,还排长队呢。”食客任喆说。

记者采访当日,已近中午11点,依然人流不减,点餐档口的排队长度始终维持在三五人内。老板赵有芝指了指远处,说:“以前的队伍排得老远。我们的名气都是‘胯子投票’(武汉话,胯子指腿脚),顾客站队站出来的。”

据赵有芝介绍,该店自4月11日起恢复营业,现营业额恢复至去年同期50%左右。热干面,以往一天要卖上百斤、两三百碗,现在能卖到五十来斤、一百多碗。“外地人不来了,本地人的消费水平还有待恢复。现在是‘只管饱就好’”她分析道。

然而,赵有芝并不沮丧,“我还是很满足的”。67岁的赵有芝看着比同龄人年轻很多。“1998年就下岗了,但我会做早点,包子、馒头、油饼……都会做”谈起当年刚创业时的情形,“带着几个下岗的姐妹就把店开起来了,独门秘诀是油饼包烧麦,还兼顾武汉的传统小吃热干面、牛肉面等。”

自去年抖音上火起来后,赵有芝的店一下子成了网红店,不仅武汉本地人来吃,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生意越做越大,招的员工也从最初的三五个,变成了现在的十几个。

本以为生意会越来越好,没想到疫情来了。“停工3个月,亏了不少,好在党的政策好啊!”赵有芝笑着说:“特别是税收,这几年都没缴过税,今年房东还给我减了一个月的房租,算下来也没亏多少。”

省下了房租,省下了税费,赵有芝轻装上阵。采访中,她最骄傲的是自己保住了十几个人的饭碗,“愿意回来的”员工一人未裁。“于心不忍。我们大部分都是下岗职工,还有部分外地在汉务工人员。”

解封之初,生意不复从前,赵有芝便采取员工轮休制,“工资没有以前发得多了,但最起码可以保大家基本生活”,赵有芝说,“现在疫情逐渐好转,吃得人多了,员工也都上岗了,工资还是按以前那样发,我少赚点没事!能守着这个摊子,就是为武汉加油、为武汉争光啦”。

免税又减租 手艺人工资不降

“吃热干面不用到蔡林记,吃豆皮不用到老通城,吃汤包不用到四季美……”陈汉华说起自己的三镇民生甜食馆,那是满满的骄傲。该店主营40余种小吃,“把武汉所有小吃都搬到店里了,而且保证了老味道,最受武汉人喜爱”。

其中,“面”排老大。热干面的营业额约占全店的10%。疫情之前,日均卖面三百余斤、七八百碗,仅这一项收入,每月可达数万元。“我们的师傅都是传统手艺人,热干面是自己掸,芝麻酱是自己磨……”陈汉华细说起其中的讲究来。

4月8日,武汉“解封”,老汉口三镇民生甜食馆也重新开张。开业一星期,营业额逐步恢复至疫情前的50%,却无利润可言。“以前好多爹爹婆婆拿着老年证,坐个把小时的公汽来吃。现在老人们不出来了。”陈汉华分析道。

于是,店员们自发开始轮休起来,“师傅不回去,几个助手轮流休息”,虽说只有基本工资,但最起码保住了岗位。陈汉华见此情景,也在计算着如何稳住员工饭碗。

转机源于生意人的“求生欲”。陈汉华顺应疫情形势,加入了小区“团购”生意,外卖订单也有所增加……此外,在武汉市江岸区税务局的大力宣传下,陈汉华的房东为其减免了2个月的房租,省下10多万元;国家出台的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又为其减免了全年的增值税等。

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政策的真金白银,推动这家老字号重新焕发生机。一个多月后,陈汉华一盘点,“月营业额竟也达到10多万元”。加之少了税费支出等,利润日渐充盈。于是,他恢复了正常上班时间,一个员工也没裁,“我的员工不仅没少,工资水平仍然保持了业内较高水平,一般师傅的底薪都有5000元呢!”陈汉华说。

现如今,随着武汉城市复苏势头强劲,堂食也逐渐开放,三镇民生甜食馆的营业额恢复至疫情前的80%,发票需求也随之增多。

此时,陈汉华再次感受到税收服务的贴心。“以前,财务每个月都去税务所。现在不要去了,税务局同志我们可以网上领票免费邮递到家了,手机上点点就搞定”,陈汉华说,“真感觉到自己是服务对象啦,税务局任劳任怨,给我们解决了好多问题,带来好多方便”。

会诊解难题 景区店心里不慌

外地人说起大武汉,总离不开户部巷;提起热干面,也少不了蔡林记。2008年底,蔡林记等老牌餐饮入驻户部巷,游客得以一次打卡多项武汉“老字号”。

“顾客以外地游客和大学生为主,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四五千碗面。”蔡林记户部巷店合伙人之一张绪明说。他也是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餐饮业皆损失惨重,曾经“拥挤到限流”的景区餐饮遭遇“寒冬”。上午9点,记者在户部巷看到,大多数商铺处于关门状态,开门的蔡林记颇为冷清。“门开了,还亏钱。门不开,损失还小些”,张绪明说,他的店在5月中旬恢复营业,“一天卖几十碗面,最惨的一天卖了170块钱”。

不过,店内七八名员工没有辞退一人,开始实行轮休工作制。“现在只发个生活费,保证大家基本生活。好在税务、街道都在想办法帮忙。”张绪明说。

在户部巷恢复营业之前,武汉市武昌区税务局即配合街道开展了走访调研、政策宣传等工作。6月8日与18日,在街道的组织下,税务局、金融局、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召开“金融网格服务个体户纾困对接会”,对中华路等辖区3条街道的个体工商户提供综合性帮扶方案。

其中,“湖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这一政策获得辖区纳税人普遍好评。“这一政策的落地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的纾困。”该局中华路税务所管理员周鹏说。

据周鹏介绍,该局始终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并在辖区内设置了13个街道税收服务站,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令张绪明欣慰的是,蔡林记其他分店营业状况良好。据介绍,武汉市共有四十多家蔡林记热干面店,已100%复工复业,整体营业额恢复至去年同期40%左右,其中,最好的店铺营业额恢复至9成。谈及户部巷这家店,张绪明说:“现在偶尔有些商务游客,周末可以收入几千块钱了。等到大学生开学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位列“六稳”“六保”之首,是最大的民生。而餐饮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类市场主体。

武汉市税务部门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今年1-4月,已为全市纳税人累计减税降费72.94亿元。全力落实市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新政,一个多月的时间,即为减租房东等减税6.82亿元。

热干面,仅是武汉餐饮业复苏的一个代表。为了促进餐饮业回暖,武汉一直在努力:市长带头堂食、政府发放“餐饮消费券”,部分商家也陆续推出一些优惠政策或者新的营销模式吸引消费者。

还有逐渐火热的直播带货,“带活”作用明显。刚刚过去的618“全民购物节”,来自百度搜索数据显示,武汉热干面成为全网关注度最高的地方美食。仅蔡林记热干面,一个小时就在网络平台卖了40万元。

“企业在自救,政府在努力!税务部门更要发挥职能作用,尽最大努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提供针对性纳税服务,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和百姓端稳饭碗,追回时间、补齐损失。”武汉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晓东说。(通讯员 叶翩 王秋婷)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