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奋斗在战“疫”第一线

新浪湖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月中旬,武汉市疫情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武汉市第一医院发热门诊患者极骤增多,皮肤科两个年轻医生梅亚婕、杨静雯医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率先支援发热门诊,何晓护士长也到了急诊输液室工作。

2020年伊始,武汉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病毒诡异多变,来势汹汹,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重灾区,武汉市前线急诊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纷纷告急。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建科近百年,作为一个在皮肤科诊疗领域早已有口皆碑的知名科室,在这个国家、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医护们纷纷挺身而出!

1月中旬,武汉市疫情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武汉市第一医院发热门诊患者极骤增多,皮肤科两个年轻医生梅亚婕、杨静雯医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率先支援发热门诊,何晓护士长也到了急诊输液室工作。

1月20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后,皮肤科领导班子陈柳青主任、童中胜书记、曾宪玉主任、周小勇主任及陈龙主任纷纷响应,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要求支援一线。而科室的老一辈主任们周飞红主任、姜一化主任还有高进主任,自诩为“老兵”,也要求到战“疫”的最前线!报名的还有援疆勇士王玥、还有胡枫、金瞾医生。

当时皮肤科室里已有一些医生已经感染或者疑似感染。作为科室带头人,陈柳青主任一方面关心关注他们的病情,帮助他们联系床位,给他们鼓励和信心,希望他们早日康复;一方面反复在科室微信群提醒其他同事一定要注意防护,叮嘱大家在皮肤科门诊出诊时要穿好隔离衣,她强调:“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多地服务于病人”。而她说自己是内科医生出身,有内科基础,义无反顾的支援我院急诊工作,扎扎实实的冲在了抗战的第一线!当科室医生出现了大面积恐慌的情绪时她告诫大家:病毒虽然是可怕的,但我们应沉着、冷静、理性应对,不要自乱阵脚,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没有特效药物。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曾宪玉主任和戴明医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发扬一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的优势,应用自己深厚的中医底蕴,深入医院感染病房查房,忘我的工作,以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为抗病毒治疗贡献着特有的力量!

武汉市第五医院是武汉市确定的第二批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之一,也是我们武汉市第一医院对口支援的兄弟医院,他们的患者病情重,数量多,且防护物资奇缺,医护也早已疲惫不堪。皮肤科的美小护们:童晶、张月琪、彭莉华、代一璨等等,她们没有迟疑,第一时间报名出征,去往最危险的地方。平时她们是柔弱的,可这个时候她们是女汉子,是最美的逆行者!

夏萍医生在听到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组号召的刹那,她率先报了名。她说“我是党员,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我必须上!这是应该的!”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她的二宝今年才只有一岁。夏萍医生支援的是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发热门诊,当时该院发热门诊已经有不少医护疑似感染,人员缺乏,而发热门诊的工作量异乎寻常,患者等待时间需要8小时以上……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夏萍医生也出现了发烧、头晕等不适,但她表示“如果核酸检测阴性,我一定还要再次上一线。”

为控制人员流动引发的传染风险,将疫情防控工作下沉到社区后,社区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陡增。刘钟医生也毫不犹豫的加入到了这场战“疫”。他支援的是汉西易家街社区,这个社区偏远,老人居多,社区工作繁杂琐碎:对发热患者进行筛查和上报;对轻症隔离患者监测生命体征;护送确诊患者去定点医院。没有饭菜,饿了就吃点零食,渴了也顾不上喝水……

还有支援呼吸科的程凤医生、姜琨医生,护士王诗露、杨婧、龙涓、代宇、陈琳、陈卿、江丽薇等等,他们默默的承担着风险,或在本院或在外院的一线战场上发挥着皮肤科人的光和热!

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即将建成,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储备,而市一医院皮肤科科护士长张秋婷带队护士曾蓉、刘嫚、邓敏、陈婷、孙梦妮、肖畅、殷俏、姚婷、姜鑫春等等已经集结完毕,正时刻准备着前赴后继!

除了抗击一线的战友们,在大后方,皮肤科同志们仅仅凭借着简单的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一次性手套就每天接诊数以百计的患者,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尽管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清楚其中的高风险,但医务人员的使命感使他们顾不上这些。

目前,疫情仍然是严峻的。市一医院皮肤科人团结一致,筑起一道道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堡垒防线,守护我们的家园安康。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支持下,在医务人员的勠力同心、艰苦奋战下,必将迎来胜利的那一天!

(通讯员夏萍 李东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