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犹太城》昨晚琴台落幕

楚天都市报
关注楚天都市报记者张聪 通讯员夏达
莎翁在《哈姆雷特》中探讨的“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到了《犹太城》里就升级成为“面对死亡时,我们靠什么活着”。
昨晚,琴台大剧院,三个半小时的中文版《犹太城》在舞台上讲述着这样一个沉重但引人深思的命题——当生命被剥夺了食物、自由、胆量、尊严,我们该如何度过?
《犹太城》是以色列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的戏剧,在全球超过25个国家以20种语言排演过。而这,是它首次被排成中文版本。
人性真实人物鲜活“木偶二人组”是亮点
据悉,该剧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二战期间,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犹太居民区,大量犹太艺术家居住在那里,即使第二天他们可能要进集中营,但前一天晚上他们也要穿上最体面的衣服去剧院,用看戏、写戏、演戏的方式,直面所有的灾难和死亡。《犹太城》中出现的人物和故事,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真实原型。
这故事中有真实的人性:闫楠饰演的犹太警察金斯“双手沾满鲜血”,但他向德国军官俯首称臣和貌似残忍的背后,是为了让更多犹太人活下去;孙强饰演的基特尔因为音乐喜好可以放过一个偷豆子的犹太女歌手,但又从心底里看不起她的血统;美丽的“夜莺”哈亚,忧郁的小提琴手海金,动人的舞蹈老师莉亚……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
剧中出现的“牵线木偶二人组”斯鲁力克和丽娜,更是赢得了许多观众的掌声。
安娜的中文有待提高但歌声是真的好听
“这话剧时长很长,但长不过犹太城里人们的故事。”看完《犹太城》,不少观众感叹。在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资深话剧迷小娴提到,这故事有些压抑,但它又像是一个时空隧道,带着观众去看那个民族经历过的故事,“人的生命能否被决定和选择?所作的一切到底是为了生还是死?这些问题没有答案。”
更多人感叹于女主角安娜的歌声,作为名演员刘烨的妻子和诺一、霓娜的妈妈,不少观众直言安娜中文还不够地道,“说起台词来有时会让人出戏”,但论歌喉,安娜却是表现不俗,“有着定人心神的空灵。”
据悉,《犹太城》在武汉的这两场演出,也是这部戏春节前的最后露脸,明年,这个沉重又带着深刻的故事,将继续在国内其他城市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