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湖北省博免费对公众开放 之后人气暴涨上十倍

楚天都市报
关注原标题:11年前的今天,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图文:省博免费后人气暴涨上十倍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颖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

图为:今年10月2日,游客排长队参观省博
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博物馆宣布正式免费开放。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率先免费开放的综合性博物馆。
省博免费开放之前,每年参观人数约20万人次,如今省博每年参观人数约200万人次,翻了10倍;省博免费开放之前,主要接待对象为团体,免费开放之后,主要观众变成了自发前来的游客、市民、学生等散客。“免费开放的举措真的是合民意了,我这是第二次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11月4日,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女士跟记者感慨道,湖北省博物馆已经成了到武汉旅游的精品线路,“如果是收费的,我们可能也会来看一次,但恐怕不会一来再来。”
中央领导考察催生省博率先免费开放
李女士的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11月4日,省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钱红跟楚天都市报记者回忆起过去收门票的历史,最开始5元、10元,后来随着物价涨到30元。“很多人来到售票窗口一问,票价30元,调头就走。”钱红至今仍记得有个武汉市民边摆手边说,“30块钱,煨一铫子汤,我们一家人可以喝一个星期。”
2007年 9月 3日—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长春,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等陪同下,先后到湖北十堰、襄樊、武汉等地考察,9月5日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当时省博物馆社教部的工作人员钱红为考察组一行讲解。钱红回忆,李长春听完讲解询问俞正声,湖北省博物馆能否在全国带头免费向公众开放?俞正声向随行的湖北文化厅以及省博负责人询问,免费开放需要多少经费支持,请他们报一个方案到省里。为了实行免费开放,当年湖北省财政出资3000万元,用于补贴博物馆门票收入和日常运行费用。
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
免费之初观众井喷一两年内阵痛不断
这样利民的大好事,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却也遭遇了一段时期的阵痛。以前每天只够接待5000人的省博,在免费消息发布之后,2007年11月7日就遭遇了参观人数井喷,当天涌入了 1万多人,2007年11月10日,恰逢省博免费开放的第一个周末,人数直接飙升至17000人。“毫不夸张,排队的长龙排到了蔡家嘴。”钱红说,很多人都认为免费开放只是一种短期行为,所以都扎堆过来参观,在工作人员一再宣传下,他们才相信博物馆免费开放是长期政策。
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几日后,便有媒体报道,博物馆变成了菜市场,有人进去择菜,有人进去遛娃,垃圾扔得到处都是,因为排队人太多,省博门口还出现了黄牛党。有专家建议,是不是象征性地收个2块钱、5块钱?让真正有需求的观众进馆参观。“这样的争议,在最开始的一两年里一直存在。过了一两年,博物馆的各项管理跟上来,观众也慢慢了解了参观规则,守规矩的人越来越多了,不文明现象也悄然不见了。”钱红认为,这也正是博物馆发挥社会课堂作用的一个具体体现。
2008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全国各地博物馆迎来了免费开放潮。很多博物馆来湖北省博物馆取经。
常有高质量的外展还来了2000名志愿者
省博到底是怎么度过阵痛期的呢?原来,免费开放,并非一免了事。
除了增加经费,增加人手、加强管理之外,怎样让观众有好的参观体验?怎样让观众真正地走进博物馆,走近历史与文化呢?钱红说,过去,人们买票来看展,大多数人可能只看一次;免票之后,观众可以一来再来,每次停留的时间在一两个小时之间最多。“一两个小时,适合看什么文物?这就要求博物馆给他们推荐一个精品线路。”免费开放之后,省博物馆推出了“四大镇馆之宝”“曾侯乙展厅”“梁庄王墓”等精品线路。
更大的变化是,省博每年都会引进高质量的外展。比如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展、以及目前正在展出的古埃及文物展等。
省博物馆志愿者组织,也是2007年省博免费开放的同时发起成立的。很多人问,“是不是免费开放,没有了门票收入,用志愿者的劳动弥补博物馆经费的不足?”钱红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误解,门票收入相对于博物馆巨额的运营费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博物馆免费开放也好,启动志愿者计划也好,都是为了让观众真正走进博物馆,走近历史与文化,让博物馆活起来。”
免费是国力的体现不来你就错过1个亿
王燕是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师,也是省博的志愿者。11月4日,她在《法老的国度》展厅对观众们讲解,古埃及文明中“孩子的保护神”“孕妇的保护神”的寓意,她通俗易懂的讲解,让观众竖起了大拇指。如今,像王燕这样的省博志愿者有2000人之众。
王燕回忆,上世纪80年代,她到东湖边姑姑家吃饭,饭没有熟,姑父说“你们去省博物馆参观吧”。这是她第一次走进湖北省博物馆,“馆里没有什么观众,文物摆放得很挤,一个人正在讲解楚文化,我听得入神,心想:原来参观博物馆是这样的。后来才知道这个讲解的人是当时的馆长。”
2002年,王燕到德国工作,工作之余参观了欧洲各地的博物馆。“每当有人让我介绍一下中国,我除了说出孔子、楚文化,就说不出更多更深入的内容来了,这让我觉得惭愧。”2010年,王燕回国后常来省博参观,迷上了中国古代文明。2014年她来省博做了讲解志愿者。“我曾经两次去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两次都没有看成展览,在国外很多展览不仅门票不菲,还要提前预约,没想到后来乌菲齐博物馆精品文物来了省博,在家门口可以免费看展了。”王燕说,“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国力的体现,省博免费开放11年了,如果还没来省博看过展览,那真的是错过一个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