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预计6月中旬末进入梅雨期 盛夏极端高温38-39℃

楚天都市报
关注原标题:武汉入梅或推迟,主汛期预计旱涝并重,盛夏极端高温38-39℃
楚天都市报5月31日讯(记者陈希)今日,武汉市气象局发布主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情况:根据前期气候特征及影响汛期气候的海洋、环流变化特点,预计武汉市主汛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并重,要做好防汛、抗旱两手抓的准备。
1-5月雨量武汉南部多北部少
今年1-5月,武汉市降水南多北少,时空分布不均。1、3、5月雨量偏多,2、4月雨量偏少。
1月1日至5月27日,武汉各区累计降水量385-583.4毫米,北部黄陂、新洲较常年略偏少,而东西湖、江夏、蔡甸等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从5个国家气象基准站雨量排名来看,江夏雨量最多,黄陂最少。
3次冷空气过程降幅超15℃
1月1日至5月27日,武汉各区平均气温12.1-13℃,比常年偏高0.3-1.1℃。3月和4月三次冷空气过程降幅超15℃。5月12日入夏,比常年提前5天。
而且,今年以来已出现多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1月26-27日出现2008年以来最强雨雪冰冻天气;1月27日初雷,比常年提前33天,出现雷打雪现象;两次出现连续一周以上的连阴雨天气,时间段为2月26日-3月7日和3月13-20日;4-5月先后出现8轮局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比如上周五(25日)17-18时武汉国家气象基准站(东西湖)1小时雨量就达到55毫米,中心城区局部短暂渍水。
汛期总雨量略少但分布不均
根据上述前期气候特点及相关大气、海洋因子分析,预计今年汛期总雨量略少,但时空分布不均。
主汛期(6-8月)总雨量为500-550毫米,较常年偏少1成左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出现局部渍涝和阶段性干旱可能性大。
大家最关心的梅雨期,预计武汉在6月中旬末入梅,比常年偏晚,7月中旬前期出梅,接近常年时间。整个梅雨量接近常年,但降水强度大,出梅后有一段晴热高温,盛夏极端高温38-39℃。
应对强对流和高温热旱影响
为此,今年汛期武汉市要高度关注梅雨期极端强降水所引发的局部洪涝灾害及盛夏阶段性干旱,防汛抗旱两手抓:防范突发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农田渍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次生灾害,以及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防范出梅后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干旱和高温热害;密切关注长江上游可能给出现的洪水对长江防汛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