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湖北京山入选“国家宝藏”名单 将建国家级公园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号外!号外!湖北京山入选一份“国家宝藏”名单,全国就6个名额!

原标题:湖北唯一!京山入选这份“国家宝藏”名单,还将建一个国家级公园

号外!号外!

湖北京山入选一份“国家宝藏”名单,全国就6个名额!

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宣布2017年“六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它们分别是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济南市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福建明溪南山遗址、湖北京山县苏家垄周代遗址、河北行唐县南桥镇郡东周遗址、吉林安图县马城金代遗址。

咱湖北这又妥妥发掘出一份“国家宝藏”呐!好消息可不止这一个!

就在2017年年末,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京山县苏家垄墓群考古遗址公园名列其中。

京山县委县政府将苏家垄遗址公园建设列为“一号工程”,下一步将迅速启动遗址管理处、遗址博物馆选址建设工作。2018年将重点搭建起基础设施框架,后期要加强文化元素装饰和环境提升,打造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遗址公园典范及样板。

这处遗址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长江云(changjiang-y)带你一探究竟!

苏家垄的前世今生

古镇常流三县风

苏家垄上绿荫重

曾侯壶匿千秋酒

一拭青铜醉史公

京山县坪坝镇苏家垄地处京山、安陆、随县三县市之交,有西周曾国重要墓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66年出土大量青铜器,其中“曾侯壶”为我国出土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为史上曾国之证。苏家垄出土的西周晚期青铜器,均为古代生活器皿,有鼎、鬲、甗(yǎn)、簋(guǐ)、豆(高圈足盘子)、方壶、盉(音hé,和)、匜(yí)、盘和车马器等。2014年国家博物馆首次展出全套“九鼎七簋”(这组本应该是九鼎八簋的青铜礼器组合,但出土时已散失一件。按照礼制,九鼎八簋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

干渠下的古墓群遗址 出土近百件青铜器

1966年7月,京山县坪坝镇罗兴村,在开挖郑家河水库干渠时发现了一个古墓群遗址,整个墓群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共出土97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一时引起巨大轰动。

这座壶是这批青铜器的代表之作,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典雅优美,纹饰丰富流畅,展现了中国青铜器文化的神韵魅力,为中华青铜器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极珍贵的考古价值。

它是古代的盛酒器或盛水器。壶盖上饰有精美的莲瓣,为春秋青铜壶典型的造型。盖内及壶口内壁有铭文十二字“曾中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铭文大意为,曾侯的次子斿父用好铜铸造了此壶。此壶器体高大,通体以波曲纹为基调,动静呼应,虚实相谐。阴刻与阳刻,宽与窄的变化形成节律,气势凝重而华丽,显示了所有者的高贵身份。

曾侯壶多次在国外展出,仅一次在德国展出的保险金额就达3000万马克,是国宝级文物。1973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曾中游父方壶”邮票。曾侯壶复制品陈放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京山曾侯壶与随州曾侯乙编钟和荆州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前476年)食器。器身有:“曾侯中子斿父自作鼎彝”士子铭文。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

三度抢救性挖掘 又有新发现

2008年5月10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京山博物馆对苏家垄墓地再一次进行实地踏勘和抢救性挖掘,清理残墓一座,出土西周末至春秋初年的曾国青铜器和陶器9件。

2016年5月10日上午8时许,一批民工在京山县郑家河水库东干渠整修时,意外在该渠经过的坪坝镇罗兴村苏家垄发现一批青铜器。在现场初步清理出6件青铜器,包括:4件高约12厘米的青铜器皿,类似现代家庭中的糖果罐,另有2件矛状的疑似古兵器,均十分完好。

曾侯壶铭文中所提到的国家是周代被分封到汉水流域的曾国,曾侯就是曾国的国君,曾仲斿父意即曾侯的次子名叫斿父。然而在群雄争霸的年代,这个诸侯国很早就销声匿迹了。该壶为我们踏寻这个古国的人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文献记载,历史上曾有三个曾国,第三个姓姬,在今湖北境内。宋代在安陆县发现了两个楚曾侯钟,这次在与安陆县相距不远的苏家垄发现了曾国青铜器群,它不仅证明在湖北境内确实有一个姓姬的曾国存在,而且这里是曾国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很可能是“楚曾侯钟”所记载的曾国都城西阳所在地。

苏家垄出土青铜器中,六件有曾国铭文,二件有黄国铭文,说明了在西周晚期曾国与黄国有着密切联系。经专家考证断定,苏家垄地区应属当地曾国的一贵族墓地。众多青铜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曾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反映出苏家垄地区应该是当时曾国的重要属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