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洪山城管胡毅峰温情执法感动小贩 被授“功勋城管”勋章

摘要: 7条城市主干道,30公里管理路段,这是洪山区城管委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的辖区。

通讯员 杜微波 摄影 肖敏

7条城市主干道,30公里管理路段,这是洪山区城管委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的辖区。高校密集,人流庞大,在建项目多,环境复杂,城管执法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然而,逆境往往造就不凡,从这里曾经走出了“最美城管”杨维勋,他执法为民,“用情”管理,面对小贩从不与之争吵,春风化雨,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在这里曾经诞生过“练摊城管”桂文静,他创新工作,换位思考,体验小商小贩的生活不易。如今,另一位城管人正在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行,他叫胡毅峰,是洪山区城管委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队长。

“开心水果”又开张了

在民族大道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正门旁,一家名为“开心水果”的新商铺生意红火,顾客不断。3月14日下午,武汉市城管委主任张军一行来到开心水果店,与店主王兆阳一起将代表武汉“功勋城管”的荣誉勋章授予胡毅峰。

“胡队为我们家的事操了太多心,就跟自家人一样”,说起胡毅峰,王兆阳夫妇心里满是感激。胡毅峰和王兆阳算是老熟人了,两年前,在胡毅峰的帮助下,王兆阳和父亲王天成一起搬离了占道经营14年的鲁磨路,来到民族大道荷兰风情园门口的城管岗亭卖水果。王兆阳是河南籍商贩“地摊王”王天成的大儿子,当时的“地摊王”是鲁磨路上出了名的占道“钉子户”。 2000年,王天成从老家河南携家带口到鲁磨路摆摊,其间他与洪山城管的“拉锯战”前后持续14年之久,直到2014年胡毅峰担任中队长后,经过耐心沟通和真诚帮助,王天成终于认识的自身问题,同意不再占道经营。随后,洪山区城管委将关山公园门口的一个城管岗亭免费提供给王天成临时卖水果,为表达感激之情,当时王天成给他的水果店取名为“开心水果店”。经过两年的过渡期,王天成的儿子王兆阳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便和妻子搬离了岗亭,夫妻俩张罗盘下了一家门店。

今年2月26日,王兆阳夫妻的水果店正式对外营业,沿用了“开心水果”店名,靠着诚信经营,这家开张半个月的水果店目前已经积攒了不少人气。不久前,胡毅峰和队员来到店里宣传法规,看见店主是王兆阳,他吃了一惊,“开店不是件小事,怎么不找我帮忙呢?”听说王兆阳为找门店,前后花了4个多月时间,胡毅峰佯装生气问他。“我们家已经找了你太多麻烦,不好意思再找你了”王兆阳呵呵一笑。宣传完门前三包规定,胡毅峰不忘提醒到,“只要不占道,我保证每年送你一个花篮!”“胡队帮我们帮到这个份上,我们再占道就太没脸了!”王兆阳说。

“让流动摊贩有一个安稳的家”

位于民族大道和南湖大道交汇处的华罗利广场,有一个特别的夜市区,每当暮色降临,穿着统一标识服装的商贩便走上前台,卖糕点、小吃的摊铺和卖书本杂志、手机贴膜的摊铺一字排开,井然有序。40多岁的王勇是众多摊贩中的一员,他和妻子均是身体有疾患的残疾人,之前一直在华罗利广场附近占道炒花饭卖,“城管来了就走,城管走了就回”,夫妻俩就这样跟二中队的执法队员打了几年“游击战”,生意时好时坏,收入也不太稳定。王勇是聋哑人,平常与人交流存在一定障碍,很多时候靠妻子做“翻译”。经过几次接触,胡毅峰得知这对夫妻家庭贫困,别无其他生存手段,为生活所迫才出来占道做生意。经过一段时间摸排,他发现像王勇夫妇这种情况的摊贩不在少数,一边是要秉公执法,一边是群众有特殊困难,该如何是好?胡毅峰陷入沉思。

要是能为这些流动摊贩找一个合法经营的地方集中管理,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岂不是一举两得?在胡毅峰的动议下,二中队提出了“引摊入市”的设想,这个提议很快得到城管委领导班子肯定。2013年10月,洪山区城管委整合社会资源,在华罗利广场开设了华罗利夜市,将民族大道周边的流动摊贩引入夜市规范经营。王勇夫妇成为第一批进入华罗利夜市的20多家摊主之一,经胡毅峰与广场物业沟通,租金只收取了半价。然而半年不到,夫妻俩却来找胡毅峰,想打“退堂鼓”。一打听,原来是他们觉得广场物业管理太严,不允许他们卖炒饭之外的其他产品,导致顾客数量不多。胡毅峰当即找物业协调,最终为夫妻俩争取到炒饭之外捎搭卤猪蹄的“权利”。 自2015年以来,王勇夫妇已经有两年多没有找过胡毅峰,他偶尔会通个电话问问夫妻俩的近况。“不来找我,说明他们生意做得还行”,想到这些时,胡毅峰暗自高兴。

“有困难,来找我们城管”

民族大道光谷公交站附近人流密集,经常出现“千人等公交”的情景,那里各类人群混杂,执法和管理难度相当大。2014年12月初,几条关于该公交站旁噪声扰民的投诉引起了胡毅峰的注意。来到现场后他发现,被投诉对象竟是一名全身重度烧伤的中年人,他的外表已经难以辨识,大多数手指扭曲变形,看上去触目惊心,让人心生怜悯。按照执法程序,胡毅峰和执法队员多次警示提醒无效,便将中年男子的音箱和麦克风暂扣。出于自我维护,中年男子带着一股怒气找胡毅峰理论:“你们凭什么扣我的东西?”

“有什么难处可以跟我们说,你这样大声卖唱,对路过的市民造成了噪音伤害,是不对的……”经胡毅峰一番劝诫,男子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当,随后他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原来,中年男子姓胡, 40多岁,两年前在务工过程中意外烧伤,因伤情严重,已经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不得已才出来卖唱赚钱。“尽量把音量调小一点,不要影响他人”,胡毅峰当即把暂扣物品归还给他,叮嘱他以后“有困难,来找我们城管”。从此,中年男子卖唱时总会自觉把音量调低,再没有发生过噪音扰民事件,看到胡毅峰巡查路过,他还主动打招呼。

2015年5月的一天,一对“85后”湖南夫妇抱着一个小孩来找胡毅峰,他们递上一份申请书,表示想在鲁磨路和光谷广场附近占道摆摊,希望胡毅峰“高抬贵手”。看完申请书,胡毅峰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来,夫妻俩抱来的小孩才4岁不到,半年前被油锅烫伤,脖子以下部分受伤严重,经常浑身奇痒难耐,夫妻俩打算摆摊赚点钱为孩子治病。在卖唱中年男子的推荐下,夫妻俩抱着试试的心态,找胡毅峰寻求帮助。

“你们想去的那些路段不允许占道摆摊,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吧”, 于是胡毅峰带着他们来到华罗利夜市,却得知夜市摊位已经租空,便直接走进了物业经理的办公室,向他说明来龙去脉。物业经理深受震撼,决定在夜市过道处为夫妻俩腾出一处临时小摊位,并承诺永久不收取租金。小夫妻在夜市做起了湖南臭豆腐买卖,生活总算有了着落,他们记挂胡毅峰对他们的帮助,找人做了一面锦旗送给心中的“恩人”。 2015年底,夫妻俩听说北京某医院能医治孩子的疾病,便放下手头的生意带孩子北上。因走得匆忙,他们没有来得及与胡毅峰见面,打电话道别时,夫妻俩泣不成声。

在“找回群众”中汲取营养

城管执法中为何总是冲突不断,城管在公众眼里为什么形象不佳,如何破解城管文明执法困境?2016年7月,发表在《中国城市报》上的一篇名为《破解城管文明执法之困》的理论文章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城管文明执法的关注。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胡毅峰。

在胡毅峰看来,破解文明执法困境关键在于提高执法能力,如何提供执法能力,首当其冲是树立“城管为民”的执法理念,让执法真正走进群众、贴近群众。对胡毅峰执法理念的影响,要从一本《找回群众》的书说起。这本书的作者名叫吕德文,是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这位长期致力于城市管理工作研究的学者,对城管执法有独到的见解。2015年,吕德文多次到二中队蹲点调研,时间最长的一次调研达2个多月。当年10月,吕德文出版专著《找回群众》,其中对城市执法进行了专门论述,“群众路线”成为社会管理的中心和关键。

通过长期与吕教授的学习交流,胡毅峰对执法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怎样找回群众?联系到城管执法活动中,不就是把商户当成街坊、邻居和朋友,主动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么?城管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胡毅峰不仅每天这样要求自己,也对二中队的每一名执法队员这样要求。鲁磨路沿线商铺经常装修,大多数商贩不能按要求安装围挡,二中队队员就主动送去围挡,免费供商贩们使用;还建小区的供水施工后渣土堆积阻碍居民出行,接到居民求助后二中队及时联系施工队清除干净;社区的生活垃圾无处转运暴露在外影响市容市貌,二中队出面与社区和物业沟通,划定了专门的垃圾池……如今,辖区的商贩们提到麻烦事,社区的街坊邻居说起烦心事,总有一句口头禅——“找城管,找胡队长去!”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