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中考改革大幕开启 多项改革宜昌已是先行者

摘要: 宜昌先行,四年前综合素质评价,已与招生挂勾。“其实,从2012年至今,综合素质评价早已与中考招生挂钩。”宜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份,宜昌对小学和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体系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上周,最大的教育热点莫过于“中考改革”。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左右,要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从政策导向看,今后,综合素质评价和升学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那么宜昌的中考改革方案何时出炉?昨日,宜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高中招生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体育列入中考总分等方面,宜昌已是先行者,他们正在认真研究教育部的方案,等湖北省的实施方案出炉后,再制定宜昌的落地政策。

  学生可自选考试科目

教育部指导意见提出,今后,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将“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在语文、数学、外语三大基础录取计分科目之外,体育学科也将纳入录取计分科目。

同时,试点地区需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它录取计分科目。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可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发展学生优势特长。这意味着,学生将可以自主选择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之外的其它录取计分科目,但不能仅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仅选理科类科目。

宜昌校长

跑班上课不可避免

师资均衡要求更高

据城区一位初中校长回忆, 多年来,宜昌中考一直是“两考合一”,就是计分方式发生过调整。

2005—2011年,宜昌中考考试成绩不再以百分制形式呈现,而是根据考试(考查)科目的卷面分数或考查结果,按一定标准分别转换为等级。当时,改革方案还强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学校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一直沿用至今。

2012年,宜昌中考成绩呈现方式再次发生重大调整:学生毕业升学考试学科成绩由“等级制”调整为“分数制”。宜昌市中考录取计分科目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物理80分、化学50分、体育与健康20分,总分510分。

这位校长向记者介绍,他一直非常关注中考改革,“从2018年起,北京中考开始实施选考模式,考生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必考外,还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5科中进行选择。其中物理和生物(化学)中选择1或2门,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中选择1或2门。”他认为,这样的选考模式能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性,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特长并加以培养。

另一位初中校长分析,如果宜昌也在中考中实行这样的选科,其实是将原本进入高中后的选科提前。对于初中学校来讲,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难度增加,在选科科目上不可避免要进行跑班上课,这就要求师资队伍必须均衡,过去师资队伍更多的在中考科目上比较强,现在就要求其他非传统重要科目的师资配备也要加强。

综合素质评价成主角

此次的中考改革, 告别“以分数单论英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主角,成为热议的话题。

改革方案提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将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要求。评价重点上,将注重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并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评价程序上,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将会进行公示、审核,并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宜昌先行

四年前综合素质评价

已与招生挂钩

“其实,从2012年至今,综合素质评价早已与中考招生挂钩。”宜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份,宜昌对小学和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体系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新修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和养成、实践能力等五个维度。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包括两部分:一是综合性评语。二是评定等级。A、B、C、D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A等人数比例以学校为单位原则上控制在总人数的45%以内,C等人数控制在10%—15%之间,D等人数比例不得超过2%。

综合素质评价是如何与中考招生结合的呢?这位负责人介绍,就2016年分配生资格取得来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级必须为2A3B及以上,否则无法获得这一资格,如考生分数相同时则依据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优先录取。

伍家岗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赵先生非常关注这一变化,他说,综合素质评价的推出,让家长和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一定要做到客观真实的过程记录,公开透明的公示体系,还要确保评价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平公正性,真正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

高中也可自主招生

此次中考改革中有一项比较引人关注的变化,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大胆预测

有学科特长的拔尖人才

或有可能优录

中考改革后,高中也有权进行自主招生,这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均是一大利好。宜昌市一中校办主任邱望清表示,尽管目前具体政策还没有出台,估计和大学自主招生一样,对于有学科特长的一些拔尖人才给予优录,比如说某一学生在学科、体育或者艺术等某一领域才能突出,通过自主招生,他有可能只需达到分配线就可以上心中的理想高中。高中招生权限的扩大,可以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初中的教育教学方式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应试教育产生冲击,更趋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考生如何才能拿下自主招生这一中考加分红利?邱望清称,家长和孩子首先要了解自主招生的相关政策,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自身特点,定下目标学校,然后有针对性的准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