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分割的风景 刘窗个展在武汉K11艺术村隆重开幕

新浪湖北
关注
《被分割的风景》Mix Medium
你是否抬头看过你居住的城市,那些小区居民楼阳台或窗户上的防盗窗,防盗窗上的图案,它们的形状,它们的寓意?青年艺术家刘窗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些我们平时似乎忽视的符号,被遗忘的风景。2015年11月6日,由K11 Art Foundation主办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刘窗的个展《被分割的风景》在武汉K11艺术村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共分为三个空间,四组作品,仿古瓷器《无题》、多种媒介《被分割的风景》、钢结构《屏幕1-3#》、摄影《无名影集》。同名作品《被分割的风景》是贯穿整个展览的核心,亦是刘窗今年致力研究的主题。作品以常见于1980年代以来的居民防盗窗、阳台窗框等处的中国古典装饰花纹“方胜”为发迹点。“方胜纹”作为一个古来的图案被编制在现代铁艺的结构要素中,而其在历史发展中演变出的诸多样式亦可广泛见于辽代的织物,宋代的铜镜,甚至情书信纸的折叠形中。窗——这一现代建筑的局部细节在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多层次的部分,譬如,各种形态反复出现的古典装饰纹理、遍布全国的不锈钢防盗窗框、在窗与窗框间细微佛动的窗帘等。受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Anselm Franke)的邀约,《被分割的风景》这件作品曾首展于“第十届上海双年展”。而在这次个人展览,艺术家将在展出一些列最新的装置与录像,以这些形态变化却又万变不离其宗的窗户为素材,展示了中国近三十多年的现代史演进剖面。

艺术家刘窗
展览现场,艺术家刘窗亲自进行导览,正如他名字里有“窗”字一样,他对“窗”特别敏感。他的作品,也是他在研究北京的民居单元楼的时候引发的,于是聚焦于单元楼的防盗网。他说:“门和窗,就像是一个建筑的器官,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点。”“我的聚焦点是防盗网上的图案、图形,从建筑里面向外看,这些防盗网分割了我们对外界观看的方式。而在上世纪80年代,方胜纹的使用是为了经济实用基础上的美观,形成了这样一种焊接技术。”刘窗还谈到,他的作品不是具体想传递什么信息,而是希望建立一种情景,让大家去感受。

摄影《无名影集》局部
迄今为止,刘窗的名作《收购》曾在全球多个美术馆、双年展展览中巡回展出。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收集了来自南方人才市场中求职青年随身穿着、携带的所有物品,而这件作品的概念更伸延至另一组90件的摄影作品《无名影集》,这是艺术家将这十名青年随身携带的相片的背面重新翻拍,冲印出来而成这组关于合影、肖像与摄影中时空概念的作品。在当下的只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时代,这组作品不仅是对摄影媒体的一次功能和材质的探索,亦提供了一次重新审视“肖像”、“合影”的机会。
本次展览《被分割的风景》是刘窗近两年在中国国内的首个个展,这也是K11 Art Foundation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和创意发展的见证,他们持续提供机会去保护和发扬中国当代艺术,让年轻艺术家之间有更多展示作品和互相沟通的平台。对这些艺术家而言,不仅是获得了一个理想的艺术创作空间,更为关键的是踏上更多全国及国际平台,获得创作资源、展示机会、媒体宣传、学术交流、公众认知等多方面的支持。而武汉K11艺术村也希望借由艺术空间的展览和交流活动,尝试着让民众的居住成为艺术化生活的蓝本和场所,开展普通民众可参与的艺术活动,将艺术引入社区,实现艺术、人文、自然的和谐之美。
艺术家介绍:
刘窗,1978年生于湖北,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刘窗的作品多以现成品、装置、录像或者表演,介入日常生活的情境,探讨当下城市生活体验、山寨文化的泛化,以及勾勒现代史演进的线索,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冷峻的幽默、细微的诗意和感性、冷静的洞察。
展览名称:刘窗个展——被分割的风景
主办方:K11 Art Foundation
展览时间:2015年11月6日——2016年2月5日(10:00—17:00免费对外开放,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K11艺术村 武汉市东西湖区常青花园中央商业街2号楼(地铁2号线常青花园站A1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