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满街IC电话亭形同鸡肋 无人问津破旧不堪

荆楚网
关注
图为:17日,武昌徐东商圈,一处IC电话亭近乎废弃。(实习生 熊邦红 摄)
记者 佘惠 实习生 熊邦红 王丹 罗津宇
在武汉街头、大学校园、居民社区……有一个大家熟视却无睹的公共设施:公用IC电话亭。在手机普及的当下,很多IC电话亭落满灰尘,悄然立于街头,成为一道尴尬的风景。IC电话亭还有必要保留吗?其下一步命运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电话亭现状:无人问津破旧不堪
“我们学校原先有IC电话亭,不过三个月前就全部拆除了。”武昌首义学院的焦同学说。该校后勤处的陆处长表示:“IC电话亭基本无人使用,放在学校不仅影响校容,还会影响交通,经过校领导集体商议,我们就全部拆除了。”
武汉大学的文澜路上,每隔50米处就有一个公用电话亭,亭内有两台电话,一个是201记账式电话,一个是IC卡电话。记者随机试用了一台电话,发现IC卡电话只能拨打六位数的号码;在201记账式电话上拨打的按键已经锈迹斑斑,没有显示屏,记者按照依稀可见的提示操作,成功拨打了电信号码。
记者走访发现,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多所高校都有IC电话亭,但普遍闲置。而部分新建高校则在其规划图上已看不到IC电话亭。
在武昌徐东大一路,有一排四个IC电话亭,上面被贴满了小广告,其中三个电话的话筒上挂着保洁人员和路人的提包。在电话亭的一角,还有一个办证刻章的中年妇女靠在那里等待业务。记者试用了这些电话,发现均已报废。
徐东销品茂警察岗亭附近,也有一排IC电话亭,上面大多被贴满了“牛皮癣”小广告,在繁华闹市中显得格外扎眼。
电信部门:拆卸与否取决于市民需求
IC卡电话亭正在默默退出人们的视野。那么,IC电话亭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呢?
记者联系武汉市洪山电信宣传部主任谢乐军,他表示,IC电话亭是城市公用设施,即使退出市民视野,也仍有一定的公用价值。例如,即使无卡,市民也能电话报警,方便广大市民在紧急情况下求助。IC电话亭的编号还能提供定位信息。至于损坏的IC电话,电信部门仍在持续进行维护,“IC电话到底取不取消、IC电话亭是否拆卸,取决于市民是否对它还有需求。如果它仍有一定的社会功用,就仍有保留的价值”。
据了解,在上海、伦敦等国际大都市,不少电话亭同时也有“wifi热点”亭的作用——只要拿一个具有wifi上网功能的手机终端,就能在这些“wifi电话亭”周边50米的范围内享受高速上网的乐趣。还有网友建议,可以将IC电话亭改造成手机充电站。
武汉市是否有改造IC电话亭的计划呢?谢乐军表示“暂时还没接到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