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16岁熊猫血少女在汉成功换心 两市民挽袖捐血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6岁的浙江女孩小青(化名)因心脏衰竭命悬一线,而她偏偏又是罕见的B型Rh阴性血(熊猫血),想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完成手术,难上加难。

16岁的浙江女孩小青(化名)因心脏衰竭命悬一线,而她偏偏又是罕见的B型Rh阴性血(熊猫血),想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完成手术,难上加难。

昨日,一颗来自成都43岁大叔的心脏,飞越1000多公里来到武汉,在两地医生、武汉血液中心、天河机场等多方“接力”下,这颗珍贵的心脏,在小青体内“重启”。

A危机

16岁少女生命进入倒计时

16岁的小青家住浙江省金华市。2岁那年,她被查出白血病,在当地治疗后病情稳定下来。谁知到了4岁,她觉得胸闷、呼吸急促,事后被诊断为药源性心肌病。医生解释,这是长期用药和化疗诱发的。

棘手的是,小青是B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这在人群中是千分之三的概率。治病过程中,小青需要多次输血。为了给女儿治病,同样是“熊猫血”的妈妈应女士在金华当地建立了稀有血型“互助群”,应女士和群友们经常为小青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捐血。

近十年来,小青边治疗边上学,病情一直稳定。2013年,小青进入青春期,心脏负荷加重。去年,她的病情急转直下,心脏严重扩张,出现了心脏衰竭的迹象,保守疗法已经起不了作用。

今年5月27日,应女士带着小青住进了武汉协和医院,该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检查发现,小青的扩张性心肌病已经十分严重。原本拳头大小的心脏,现在已将近有排球大小,心脏已经严重衰竭。“要想活命,必须心脏移植。”董念国说。

可是,做心脏移植手术谈何容易。要知道在中国,约有200万心衰病人,至少10万人需换心,因为捐献者少,配型成功几率仅千分之一。加上小青又是罕见的B型Rh阴性血,让她的手术难度陡增。看着奄奄一息的女儿,应女士几乎绝望。

B转机

成都大叔的心脏配型成功

6月4日晚,幸运奇迹般降临到小青身上。董念国得知,四川成都一位脑死亡患者的妻子,捐出了丈夫的心脏,并且与小青配型成功。得知这个消息,小青父母也是喜出望外。

心脏供者是一位43岁的成都男子。6月3日,他突发脑出血,由于出血迅猛,而且还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差,很快进入脑死亡状态。

4日上午,四川省器官移植中心的协调员,试探着向家属提出了“遗体捐献”建议。一开始,患者的妻子断然拒绝,说:“人都不在了,还不能留‘全尸’,在农村,这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当众人心灰意冷时,患者妻子的一个电话让事情有了转机。

原来,患者的侄子、外甥等年轻人,都苦劝患者妻子,说“捐献器官能救人性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叔叔虽然不在了,他身体的一部分还活在世上啊”。最终,患者妻子被说动,签署了捐献协议。除了心脏,这位大义妻子还把丈夫的肝、肾、胰等多个器官都捐出。

C接力

大叔心脏飞越1000公里抵汉

为了让这颗珍贵的心脏尽快来汉救命,6月4日晚,武汉协和医院、天河机场等部门工作人员,都是一夜未眠。

当晚,以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王国华教授为领队的3人,乘飞机于22时50分从武汉起飞,5日凌晨1时30分抵达四川省人民医院。

4时35分,专家进入手术室,医护人员集体为逝者低头默哀。随后,取心手术开始,取肝、肾等手术也在一并进行。

5时21分,一颗跳动的心脏取出。简单处理后,保存于心肌保护液中,5时45分,专家带着心脏离开手术室。

由于实体器官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心脏不能超过6小时。于是,3人乘坐最早一趟航班,赶回武汉。5日上午9时40分,飞机飞越1000多公里降落天河机场,众人在警车护送下一路疾驰。上午10时27分,“救命心”被送达武汉协和医院。

D驰援

两位“熊猫大侠”挽袖捐血

解决了供体问题后,小青还要面临第二个难题——医院备血不足。为此,武汉协和医院遂紧急向武汉血液中心求助,血液中心查询库存的所有“熊猫血”,得知有2000毫升的血浆和1100毫升的浓缩红细胞。不过,因为小青年幼体弱,为了保障手术用血,降低排斥反应,还需新鲜血小板。

“血小板‘保鲜期’只有5天,还需要不停震荡才能保存,所以对于珍贵的熊猫血,一般都是现取现用,以免浪费。”血液中心招募科副主任医师沈剑介绍。6月5日上午7时许,沈剑通过电话向武汉两位“熊猫大侠”求助。“大侠”之一的柳爱民正在去沌口上班的路上,接到通知后,他立刻掉头,上午8时20分就赶到血液中心,另一位“女侠”张巍,在奔赴单位打卡后,打车赶来,不到9时也到了位,他们每人捐出一人份治疗量的血小板,经处理后被紧急送往协和医院。

5日上午10时45分,手术麻醉开始;12时38分,新的心脏在小青体内成功复跳。14时,手术全部完成。

E科普

从“九死一生”到“九生一死”

“小青才33公斤重,身高1.4米,这次手术,相当于把成人心脏放入10岁的孩子体内。巧的是,小青之前病情严重,心脏增大,供体这一较大的心脏‘动力’更足,她也能适应。”董念国介绍,手术另一个难点是,小青是“熊猫血”,而供体是普通B型血。在移植前,为了让排斥反应降到最低,专家们用近3000毫升的心肌保护液反复冲洗心脏,这是普通移植术用量的三倍,为的是将其残留的血细胞、杂质去除干净。“做换心手术,以前人们常用‘九死一生’来形容,现在医学技术进步后,换心也成了常规手术,成了‘九生一死’。”董念国介绍,协和医院心外科1993年做了中南地区首例心脏移植手术,近几年来,累计做了约300例换心手术,一年生存率达92%,5年生存率为88.6%,比国际上平均高10个百分点。据介绍,若一切顺利,3-5天后,小青就能出ICU病房。将来,她就能和同龄人一样,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昨日,小青成功手术后,应女士几度哽咽,她说:“除了要感谢捐献者,我还要特别感谢武汉的医生、护士,感谢为我女儿献血的‘熊猫侠’,感谢所有的好心人,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