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致36死 武汉高校一女生已确认遇难

荆楚网-楚天金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本报记者昨晚获悉,在武汉某高校上学的一名女生在外滩踩踏事故中不幸遇难。此外,一名来自红安的24岁女孩吴翠霞也在事故中“出了事”。

外滩踩踏事故致36死47伤

习近平李克强指示全力善后

武汉高校一女生已确认遇难

2014年最后一天的跨年之夜,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目前已导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故原因,深刻汲取教训。

眨眼之间 人一层层倒了下去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人潮如织。多名目击者称,晚11时左右,陈毅广场挤满了人,许多人被挤得无法挪动,甚至脚跟离地,不能站直,但仍有一小股人流在移动,个别年轻男游客有推挤动作,人群被冲撞得更加拥挤。晚11时35分许,惨剧发生了。

目击者黄小姐称,踩踏是在仅仅一瞬间发生的,她最先听到惨烈的尖叫声,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发生了踩踏事故。当时在场的大学生肖吉也称:“就在眨眼之间,人群就被压得一动不动,周围都是哭喊声叫嚷声。”

殷女士一家7口来到外滩,想看浦东的灯光秀。据她回忆:“当时不知道谁喊了几声,然后台阶上就有几个小年轻起哄拥挤。本来台阶上就挤满了人,平台上的人想下来,下面马路上的人想上去,我们被挤在当中。很快就有女孩子摔倒、尖叫,然后人就一层层倒了下去。”

强制切入!警方围“人墙”救人

警方通过街面监控视频发现陈毅广场出现人流异常滞留后,立即调集周边街面警力和值班备勤警力赶去现场开展工作。由于当时现场人比较多,民警采取强制切入方法。先期到场民警发现部分群众出现身体不适情况,即时采取紧急措施,打开通道,并在救护车尚未到场时,用民警工作车辆救助伤员。

打浦桥派出所备勤民警第一时间赶到陈毅广场后,2人一组在广场周边上下进行防控与人员疏导。黄浦公安分局一名到场交警说:“我们当时在外滩疏导交通,知道出了事之后,我们带领十几名警力果断切入事发现场,快速打通生命通道,让救护车能够进入现场救护伤员。”打浦桥派出所民警林海,也是第一时间赶赴陈毅广场的,他与同事一道围成“人墙”,将已受伤的群众隔离保护在空旷地带,并为伤者展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6死47伤 伤者多为年轻女子

上海市卫计委表示,截至1日上午11时,事故已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伤,其中7人因轻微伤离院,其余40名伤者在院治疗。住院伤员以年轻人为主,男12人,女28人,其中部分重伤者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据医院方面称,伤员的症状主要是创伤性窒息,胸部肋骨骨折、腰背部软组织挫伤等,其中一名22岁的女大学生赵某在事故中造成创伤性窒息,双肺严重挫伤、生命垂危,6名专家联合抢救将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人流量远超预期

据悉,今年外滩并没有组织大型跨年活动,往年组织的大型跨年灯光秀活动已经取消。但到跨年夜8点半左右,外滩的人流量已接近2013年有灯光秀时规模,远远超过预期。

根据事先部署,上海相关部门组织了超过平时的700多个警力到场。发现人流增多后,公安等部门第一时间又紧急抽调了数百名警力赶往现场。但是,由于人流量远远超过预期,警力的配置因此受限,加大了人流疏散的难度。到事发时前后,陈毅广场和清水平台的人流产生对冲,有人摔倒,于是惨剧发生。警方官员在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通俗讲,想进的进不去,想出的出不来,因为人多的情况下后面不知道前面的情况,后面往前挤,两边一对冲,很容易发生危险。”

“撒钱”引发混乱?

有现场目击者称,事发当时有人在与外滩观景平台相隔一条马路的十八号三楼一家酒吧的窗口“撒钱”。随后多人证实,所谓的“钱”其实是印有“M18”“100”字样的代金券,远看外观和美元纸币类似。“当时先是那幢楼底下的人开始骚动起来。晚上风大,很多‘美金’随风飘到了观景平台这里,引起小孩和年轻人捡拾,引发混乱。”目击者吴涛说,这一行为一度引起人群骚动,也有行人驻足围观及起哄。

不过,有网友很快在网上发消息称,“撒钱”的酒吧距离出事地点有一段距离,而且踩踏发生在“撒钱”之前。还有网友发布的现场照片显示,距离踩踏现场不足百米的地方,散落着一些代金券。警方昨日晚发布消息称,初步调查显示,“撒钱”疑似发生在踩踏事件之后,应与踩踏无关。

遇到踩踏事故该怎么办

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人类的本能,很多人可能因为恐惧导致“慌不择路”,此时容易出现踩踏。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说,特大型城市人口多、活动密集,出现突发事件的频率比较高。在空间有限、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院、酒吧,以及狭窄拥挤的街道、楼梯、桥梁、地铁站等地方,遇有突发情况,就容易发生踩踏事件,国内外都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说,在踩踏事故发生后,应注意“黄金三步”:一是后面的人一旦发现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此时带有孩子,就应尽快把孩子抱起来;二是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三是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应迅速进入避开人流,但尽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

专家提醒,如果已陷入人群之中,就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尽量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如果最终还是被推倒了,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跨年之夜的沉重记忆

有人喊“快点挤”警察根本拦不住

事故亲历者“彼得”说,事故核心区域在陈毅广场观景平台的楼梯处,事发前曾有人呼喊:“你们快点挤。我们这里视野可好了!”他说,当时一部分人往上冲,是为了占据高处寻找好的视野,“也有人是和朋友在人群中走散了,想上来找人”。

19岁的小舒是上海一所高校的大一新生,当时她和同学站立的地方是一个看台,位置较高,正好可以看到发生踩踏的楼梯的情况。她回忆说,当时陈毅广场的楼梯上“就跟巨星演唱会一样,人贴着人,连转身都困难”。但是,尽管警方已堵住通道不让人上,还是有很多人接连不断地翻进来。小舒说,现场穿着反光背心的警察被人群挤散,“警察一直在维持秩序,让慢点走,看到站在高处的人就吹哨子警告下来,让他们注意安全,但没人听”,到了最后倒计时,“人群立马就不淡定了,一群人开始往前冲,根本拦不住”。

游客第一时间自救 有松动就往外抬人

来自陕西的余小姐回忆说:“当时到处都挤满了人,想转个身都很困难。我和朋友被困在当中的阶梯上,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后来人群开始混乱起来,我们想往下走,但是根本挤不下去,我感觉被挤得都没办法呼吸了。很多摔倒的女孩子尖叫起来。”

余小姐说:“当时我身边有个男的,他老婆摔倒在地上后,直接爬到人群上面,大喊‘警察,救命’,但周围太嘈杂了,声音传不出去。后来警察过来维持秩序,让我们往上面走,但是上面的人不后退,我们根本上不去,拥挤中很多人摔倒了,发生了踩踏。大概十几分钟后,人群陆续稳定下来,有游客开始往外抬人或者自救。我送我朋友来医院,那辆救护车上四个伤者都是女孩子,只有一个是清醒的,不停地呕血,另外三个都陷入昏迷。我真的不敢回想那个画面了……”

和死这么接近 又这么渴望生

“这估计是我过得最悲凉和最沉重的跨年了。”1987年出生的肖吉,踩踏事故发生时就在现场。昨晨6时,他写下了那段黑色的回忆:“我在人群中上楼梯的时候,严重的踩踏事故发生了,我当时靠在比较边缘的地方,躲过了人群的下压。我愣了好久,开始帮着周围人解救被压的人,但是人实在太多了,根本就动不了……我看着一个个人在我眼前晕倒。”肖吉称,当时他被吓住了。

大概过了15分钟左右,人群后面才开始松动了一点,肖吉继续帮忙拉人:“我不知道拉出了几个人,但是我看到,被拉出的人下面还有人,都是晕厥甚至窒息的人。”肖吉记得,那些被压在下面的人,很多脸都青了,“有的人在做人工呼吸,有的人在痛哭。有五六个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我头一次和死这么接近,又这么渴望生。”肖吉说,并以一句“新年快乐”结束了这段长微博。

武汉高校一女生遇难

24岁红安女孩“出事”

本报记者昨晚获悉,在武汉某高校上学的一名女生在外滩踩踏事故中不幸遇难。此外,一名来自红安的24岁女孩吴翠霞也在事故中“出了事”。

有网友昨日发布微博称:“生死有时候就是一步之遥,朋友的妹妹在武汉某高校上大学,刚刚大一,这次元旦去上海跨年,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本报记者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悉,该女生姓俞,目前在读大一,其父母已赶往上海,赶往殡仪馆。另据了解,该女生系甘肃人。

在黄浦区中心医院,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一名红安籍24岁女孩吴翠霞“出了事”。网友“零食王棒棒糖”昨日发布的寻找吴翠霞的微博中称,当时吴翠霞和一个叫莹莹的朋友倒地后被压在了下面,吴翠霞“非常害怕,一直在哭”。莹莹随后获救,吴翠霞失联。

据了解,吴翠霞系红安杏花乡峨花村人,此前在上海做美容美发。据该村治保主任胡世雄介绍,吴翠霞毕业后就在上海打工,平时只有过年才回家,每次回家都会给父母带礼物,对邻居也很有礼貌。昨日上午,在珠海打工的父亲吴家良突然接到消息,称女儿在上海“出事”了,吴家良就和妻子坐飞机赶往上海。

昨晚11时许,记者联系上吴翠霞的姐夫马先生,他正和六七位亲戚包车赶往上海,已抵达昆山。马先生称,只是知道吴翠霞在医院进行抢救,还未见到她本人。吴家良当晚已入住上海一家宾馆,电话里他的声音尽显疲惫,悲伤不已。

喜欢《红楼梦》的20岁复旦女生走了

那生命跨不过的一步之遥……

正在复旦大学读大二、担任学校汉服协会会长的云南女孩杜宜骏,距离闪亮的2015年只有“一步之遥”。她给这个世界写下的留言是,想找人帮她在2014年最后一天的课程请个假,因为她想实现来外滩迎新年的多年愿望。然而,杜宜骏和其他三十多个鲜活的生命,没能完成这次在中国经济地标上海黄浦江畔的跨年倒数。

1994年出生的杜宜骏,2013年7月考取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就读社会学专业。身为复旦燕曦汉服协会会长的她,钟爱汉文化,喜爱古诗词,尤其喜欢《红楼梦》。杜宜骏生前的男友、同为复旦学生的小王,在网络留言中悲痛地回忆了杜宜骏最后的时光:“你,是不会从我生命中消逝的了。看着你在我臂弯里慢慢失去意识,呼吸心跳慢慢变弱,最后被从冰冷的抢救室推出来,看着希望慢慢地流走,我的心碎了……”

遇难者中,许多人都是杜宜骏的同龄人。在多名伤者接受救治的长征医院,一名急诊护士悲痛地说,在抢救垂危伤者时还能看到他们的口袋里手机不停在闪烁震动,但一些年轻的生命在抵达医院前就已匆匆告别了人世,他们的生命时钟里不再会有2015这个数字了。

生命易碎 且行且珍惜

本报记者访劫后上海滩

昨日,新年第一天。从武汉乘坐动车到上海,一路冬阳普照,一路晴空万里。然而,对于在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遇难的这36名年轻生命而言,永远无法再赴会这温暖冬阳,无法再目睹这万里晴空。

在东去的动车上,老家在宜昌长阳火烧坪、现在上海一所大学念大二的学生小杨,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事发当时,她也在外滩观景平台上,和同学们一起游玩。不过,直到昨日清晨时分,她们才得知,就在她们身边,刚刚发生了这样的惨剧。

灾难过后,一切很快复归平常。外滩观景平台的格局,与武昌江滩相似。在观景平台与沿江马路间的广场平台上,人头攒动。广场雕像前,被隔出一方区域,地上摆放着一排由游客和市民等祭奠逝者的鲜花。而在观景平台上,游客和市民以东方明珠、黄浦江水、大都市的明丽灯火为背景拍照纪念。只是成批量的军警在此值守,这情景告诉来客,这里刚刚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件。

在观景平台,戴着口罩的袁小姐说,事发当天,她就在外滩。踩踏事故发生后,大量民警赶至,将倒地游客和市民与人流隔开,因母亲患有心脏病而学过急救知识的袁小姐,扒开人群,在向民警说明情况后获准进场救人。她接连扒到4名倒地者,也未看清是男是女,发觉对方腿脚还配合着在动就试图施救,可惜未能成功。

多名亲历者称,节假日来上海游玩的人多,而一般来上海游玩的人,大多会到事发地一游,事发当天如果有像昨日这样多的值守人员,或许情况不会这么糟。也有人表示,生命脆弱,在人员扎堆地游玩时,更多的需要每个人自身做好安全防护,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