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北 资讯

揭秘十堰武装押运员的一天:每天接触上千万元现金

摘要:  每天,我们都能见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荷枪实弹站在银行门口或者ATM机旁,在高度警戒中重复着送钞、接钞的动作,与金钱的距离永远保持在“一步之遥”他们就是——武装押运员。

秦楚网讯 见习记者 李蕊萍 通讯员 尹辉

每天,我们都能见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荷枪实弹站在银行门口或者ATM机旁,在高度警戒中重复着送钞、接钞的动作,与金钱的距离永远保持在“一步之遥”他们就是——武装押运员。

一提起武装押运,很多市民心里可能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它很神秘,让人望而生畏。那么押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押运员是怎样工作的呢?16日,记者探访了十堰市武装押运护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并跟随武装押运员陈伟,参与了运钞的全过程,体验了他们的艰辛。

朝六晚七,工作时间超12小时

清晨6点20分,寒气逼人,天空还是一片漆黑,路上的行人和汽车寥寥无几。当记者来到十堰押运公司时,院内早已灯火通明,路灯下押运员的身影在不停穿梭,押运车辆的司机开始检查车辆并打火热车。

陈伟今年33岁,中等身材,给人感觉很憨厚。他曾在武警支队服役5年,从事押运工作已经8年了,现任押运三大队副大队长。集合队伍前,他向记者介绍,押运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守时。为了保证银行正常营业和群众正常办理业务,队员们每天6点半准时集合,7点前出车,有些线路长的车组甚至要出发得更早。

陈伟告诉记者,8年来,他每天5点半起床,回家时间则不固定,一般都是晚上7点以后,在岗时间常常会超过12个小时。虽然最初并不适应这样的作息时间,但现在早已形成了生物钟,就连难得的休息时间,想睡懒觉都睡不着。

据了解,押运任务主要分为早送、晚接和中调三大部分。早送和晚接是每天必做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城区各个银行的流动资金都是通过尾箱运送到“金库”的。中调则是根据各个银行的需求,派出押运车和银行人员一起去做各项工作。

程序严格,紧张的工作从领枪开始

6点半,队员们已穿戴好黑色制服、钢盔和防弹衣。随着装束的变化,他们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除了队长对一天的工作做简要说明和提醒外,很少再有人说话,气氛略显压抑,一切紧张而有序。

“集合,立正!”每天的第一项任务是运钞车检查和列队点名。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的押运任务来说,运钞车性能良好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所以这项工作不容忽视。不大的院子里,从车辆排气筒散发出的白色热气到处弥漫着,虽然车辆都是原地怠速,但30多台发动机同时轰轰作响,场面颇为壮观。

“向左转、齐步走……”在队长的指令下,队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枪械库。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军火库,戒备十分森严,一道防盗门、一排防护栏,对外的只有两个小窗口。队员们在门外排成两列,每两人一组依次进库,登记、领枪、领弹……过道里只有匆匆的脚步声和枪械声。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防止出现意外,枪支和子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押运员要登记自己的名字和枪号,每支枪经过检验,确定正常后才能使用,任务结束再如数归还。

“验枪、上弹。”小小验枪区内,只有简洁命令不断地重复,每一个人都严肃而认真。每一发子弹的装填都在人和监控的双重监督下进行,枪口不能对人,就连验枪的动作都是一模一样。

“咔咔咔”手枪发出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验枪结束后未发现枪支异常,又在统一的口令下将子弹装入枪内。工作人员说,之所以要在指挥人员的口令下统一操作,是为了防止人枪分离、枪弹分离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生管理漏洞是非常危险的。

又挤又闷,坐押运车的滋味不好受

早上7点,记者跟随77号押运车一起出发,与陈伟共同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陈伟说,这样可以拥有和驾驶员一样良好的视野,不仅便于观察情况,同时也利于两人之间的协调沟通。行车途中,只见他不停地“扫描”前方和侧方的情况,还不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是否异常。

“今天的路况还算不错,车辆不多。”陈伟说,最让押运员头疼的事情就是堵车。一是怕晚点,耽误了银行正常营业;二是怕出事,所以他们宁可早出发一会儿也要避开车流高峰期。

与前排座位相比,另两名队员所在的后座部分就显得有些拥挤。除了空间小之外,押运车给人的第二个感觉就是闷,就像坐在一个密封的铁箱子里一样。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了安全,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押运车不到目的地就不能开门,即便是窗户也不能打开。

全副武装的押运员们坐在几乎完全封闭的空间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种滋味可想而知。此外,车上装载的GPS系统会将车辆的运行情况,如位置、车速、线路等反映到公司的指挥调度中心,无论任何情况公司都会第一时间知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押运车的安全。

按规定,执行任务期间,不允许闲聊,不允许听广播,不允许接打电话。所以除去记者的提问,大部分时间他们4个人都是表情严肃,不说一句话,往往是简短的回答之后车厢里又迅速陷入安静。

持枪警戒,最怕市民乱闯

7点半,押运车到达银行金库。此时天已经亮了,路上行人步履匆匆,交通也越来越繁忙。停车后,陈伟先下车持枪警戒,迅速观察完四周,确定没有可疑情况后,才示意车里的其他人员下车。

坐在后排的另一名押运员金晓东和业务员于洋快速进入银行金库,在银行工作人员陪同下把装着现金的保险箱用一辆辆铁车子推出来。将钱款按照距离远近分类放入押运车后,便驶向各个银行网点。

在车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多的现金,尽管不能直观地看到,记者还是有些“心潮澎湃”,反观其他人的表情则平静得多。“每天运送上千万元的现金,动不动心?”记者提出心中的疑问。“习惯了,在我看来不过是银行经营的工具而已。”陈伟淡然地说,我们的职责是保护这些款项,绝不能动邪念。

到达银行网点后,驾驶员将车辆尽可能地靠近银行门口,随后两名武装押运员站在指定位置持枪警戒,业务员则负责把钱带进银行。执行任务中,记者注意到,在比较繁忙的银行网点,押运员下车警戒时,有些市民会从警戒线旁边走过,或者从警戒区域内穿过,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密切关注,距离运钞车过近了,就会礼貌地劝止对方,确保陌生人和运钞车的距离。

陈伟向记者解释说,押运员的职责是全力保证安全,不能让人靠近车辆,也不允许有人从警戒区域通过。在他眼里,那些戴着帽子、口罩或者墨镜,装束古怪的人需要特别注意。但由于有些银行网点地处繁华地段,只要不具有威胁性,也只能让这些市民过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耽误了接下来的工作。

虽然每一个网点的送款过程只有几分钟,但记者注意到,送款结束回到车上后,业务员于洋的鼻尖已经微微冒汗。他告诉记者,他平均一天要拎50个款箱,一个款箱大概25公斤左右。其他队员也都长出一口气,面部表情放松了许多,可以感觉得到这短短的几分钟是他们在整个押运过程中精神最紧张的时候。

马不停蹄,任务接踵而至

“不管大风大雪哪怕是下刀子,都必须在银行开门之前将所有现金安全送达。”驾驶员郝舒杰说,根据每天任务量的不同,上午将车内现金送达完毕后,中午有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队员们会聚在一起打拳、健身、聊天等,丰富业余生活。

不同的银行网点,相同的工作程序,一样的紧张气氛。下午4点,记者又跟随车组到各银行网点收回钱箱并送回银行金库,回到公司已经7点半了。陈伟说:“今天算是回来比较早的,有时赶上银行结算或者特殊情况,我们只能在银行外面守着,最长的一次守了5个小时。”

不知不觉,夜幕悄悄降临。12个小时,出车往返4次,行程200多公里。尽管记者只是一个旁观者,但体力明显吃不消,而这样的生活押运队员们却习以为常。

挥手告别共同奋战一天的队友,看到他们换上便装走出公司大门时略显疲惫的背影,记者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祝福,祝愿他们平安顺利。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