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一实验小学设兴趣班收费 三部门把好经念歪了
摘要: 近日,阳新县第二实验小学一些学生家长向本报反映,学校开设了兴趣班,动员二三年级的学生参与,每周一节课,每节课要收取35元的费用。家长认为,学校这是在借机敛财。近日,阳新县第二实验小学一些学生家长向本报反映,学校开设了兴趣班,动员二三年级的学生参与,每周一节课,每节课要收取35元的费用。家长认为,学校这是在借机敛财。
记者调查发现,该学校开设的并非兴趣班,而是阳新县科协、教育局和科技局联合下文进行的“校园科技俱乐部”活动,收取费用的是上述三部门所委托的第三方培训机构阳新县三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培训机构负责人称,这笔费用用于购进材料。
阳新县物价局表示,该项收费未经黄石市相关部门审批,涉嫌违规。黄石市科技馆也认为该做法欠妥,表示将立即与阳新县科协联系,督促其纠正做法。
A
投诉:孩子参加兴趣班每节课要交35元
张先生家住阳新县兴国镇,其孩子在离家不远的阳新县第二实验小学读3年级。
张先生介绍,约10天之前,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他,说老师通知他们,学校开了一个兴趣班,每个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这个兴趣班,参加兴趣班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手工制作。“当时我留了心,觉得这个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打算让孩子参加。”张先生说,几天后,他去学校接孩子放学时,看到孩子正在一个教室参加动员会。动员会,讲台上一名老师声称,兴趣班将在每周二安排一节课,专门教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有专人指导和讲解,但要收取相关费用。费用每8周缴纳一次,一次缴纳280元。“孩子参加学校的兴趣班,为什么还要收费,收的费用到底是用来干什么?”张先生认为,学校是以兴趣班为幌子,施行敛财的事实。
更让张先生烦恼的,因觉费用太高,他未让孩子参加兴趣班,此后他接到了老师的“电话游说”。“我担心一旦我们家长拒绝,老师会在学校给孩子‘小鞋’穿。”张先生称,这也是到现在,他仍然在犹豫让不让孩子参加这个兴趣班的原因。
B
学校:只免费提供场地,未收取任何费用
12日上午,记者来到阳新县第二实验小学,见到了校长石启顺。
石启顺表示,该校未开办任何兴趣班,也不可能变相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石启顺找来了该校分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和行政办主任。经调查,确认了家长反映的兴趣班,原是在该校2年级和3年级学生中进行的“校园科技俱乐部”活动。
他们介绍,“校园科技俱乐部”活动是由阳新县科学技术协会、阳新县科技局和阳新县教育局联合发文,要求学校开展的,为此,阳新县教育局还开了动员会。这个活动虽在该校进行,但组织方不是学校,而是由上述三部门确定的第三方培训机构进入学校动员和组织。“一开始,活动的场地都在校园内,但不少家长考虑到学生安全,要求科技制作课在教室里进行,我们才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场地。”上述副校长告诉记者,整个过程,都是由第三方培训机构的一名刘姓负责人在进行,校方没有向参加活动的学生收取任何费用,而且也不知道他们有收取费行为。
对于张先生所反映的老师打电话“游说”家长让孩子参加兴趣班,校方称,学校从未安排任何老师参与组织这次活动,因此,打电话的可能是培训机构的刘姓负责人。
C
组织方:收取的费用用于购买手工材料和人员工资
12日下午,经阳新科协主席陈树生联系,记者见到了阳新县三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会雄。
“今年9月25日,我们和科技局、教育局联合下文,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月’活动暨举办首届阳新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文件中列明了每年可根据具体情况,由阳新县三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竞赛的有关工作。”陈树生告诉记者,该文件还要求各学校组建校园科技俱乐部,俱乐部可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实施,做到有活动计划、有活动阵地、有指导老师,确保活动规范化、常态化。目前,校园科技俱乐部还处于试点阶段,选取了白杨小学和第二实验小学作为试点学校,明年或将在全县推广。
但为何要指定第三方培训机构组织和承办这次活动,陈树生解释,科协、科技局和教育局只能起到宏观指导的作用,具体的实施和细节需要第三方培训机构来落实,“由第三方培训机构来组织科技进校园活动的做法,全国都是如此的”。
对此,阳新县教育局副局长尹闻杰介绍,下文的三个单位无法具体落实这个活动,也没有经费支撑,如果不借助社会力量,文件就成为了一纸空文。尹闻杰还称,目前不少学校都是借助社会力量完成一些活动的,比如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这种做法也是学校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得已为之。
至于收取费用的标准是如何计算得出的,刘会雄解释,科技俱乐部组织的活动一共有16节课,需要用到一套有16份材料的工具,供学生动手制作,这套工具批发都需要300元,且这些材料都是不可回收的。此外,阳新县三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还要支付几名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老师的工资,“将这些成本核算后,我们才收取了学生每课时35元”。
刘会雄承认,是他逐个给曾前来听课的学生家长打电话的。他称自己只是询问孩子不参加俱乐部的原因,并没有游说家长,也没有采用任何威胁的语气和话语。
D
物价:未经市级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审批,收费违规
既然向学生收了费,那阳新县三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有没有将收费标准上报至物价部门备案呢?“下文前,我们曾联系阳新县物价局,希望他们能和我们一起联合发文,但他们一直没有答复。”尹闻杰称,最终,该文件由科协、科技局和教育局三个部门联合下发。
文件下发后,阳新县科协曾以其单位的名义写报告至阳新县物价局收费管理科,但物价局一直没有批复。陈树生认为,阳新县三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直都采取自愿原则,所以应该没问题。“我们确实收到了科协的报告,一直没有批复,是因为我们没有审批的权限。”阳新县物价局收费管理科梁姓负责人表示,面向学生的收费,需要市级教育、财政和物价部门一起审批,如果没有经过审批,阳新县三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收费行为就涉嫌违规。
对于陈树生所说的培训机构收费属于市场行为,梁姓负责人称,如果该机构在课余时间,且在家长自愿的情况下,招收学生培训补课,就属于市场行为。“像这种组建校园科技俱乐部且星期二在学校上课,并不属于市场行为。”
记者将物价局的说法反馈给陈树生之后,他表示,如果确实违规,只好叫停该项活动了。不过,他惋惜地说,该项活动,黄石市和阳新县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列入目标考核,如果叫停,年底考评,阳新将被一票否决。
E
黄石科协:活动由校方组织,不委托第三方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黄石市科学技术协会,对方称,科技进校园相关工作由其下属的黄石市科技馆负责。
随后,记者联系上黄石市科技馆馆长助理袁自松。“我们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月’活动,从来没有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组织,一直都是由学校组织进行。”袁自松表示,不委托第三方,就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无偿地做事。第三方如果还想实现经济利益,就要向学生收取相关费用,这是不允许的,“原则上,委托第三方开展科技活动也是不允许的”。
据袁自松说,黄石市也是由科协和教育局下文开展第13届“校园科技创新月”活动暨举办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但这些活动,都是由校方组织学生进行的,即使涉及到相关成本费用,也应该是按成本向学生收取,不再加入工资报酬等因素。而且,科协和教育局的文件里,并没有强制要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等活动,“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组织科学知识讲座,讲座的老师由科技馆统一安排,也可以进行科学调研、科技实验体验、写作科学论文等,并不都是要花钱的”。
袁自松称,以前,黄石市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时,还会向学生收取参赛费,现在连参赛费都不收了。
对于阳新县科协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组织活动的做法,袁自松表示,将立即与阳新县科协联系,督促其及时纠正。
■编后
“校园科技创新月”活动,对学生提高科技素养来说本是好事一件,可几个部门却找了第三方收费来组织。如此一来,本该是好“经”却给念歪了。
对于违规行为,阳新几个部门声称委托第三方组织活动是全国通用做法。而记者采访中发现,黄石组织此类活动并未找第三方,也未见收费,这又是哪来的全国通用做法?
对学生进行额外收费本是“高压线”,而在学校组织、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还要收取费用的行为,为何各个部门漠视了?有没有尽到自己的管理和监督职责?都是疑问。幸运的是,如今的市民维权意识较强,及时觉察,及时质疑,及时曝光,让这种违规做法得以纠正。 (付强)

